——访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
2014-11-14
我国正在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如何理解工程教育质量所处的战略地位?工程教育质量状况到底怎样?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工程教育质量实施评价监测?本期访谈嘉宾—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结合《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课题研究,一一为大家解答。
记者:今年,教育部评估中心首次研制发布了《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3年度)》,您作为评估中心负责人和报告的主编,能否给我们读者介绍一下报告发布是出于什么考虑?
吴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教育领域进入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其中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要推进管办评分离,积极构建“五位一体”(包括学校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教学基本状态常态监测和国际评估五种评估形式)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监测制度,让教育质量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接受社会监督。
评估中心作为国家级专业评估机构,新形势下肩负着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测与保障的时代重任,理应有所担当。2013年,我们陆续推出《全国“211工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报告》,有效发挥了评价监测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提升的重要作用,得到教育部领导的肯定和高教战线的好评。
2014年,我们首次把质量监测重心进一步下延到专业人才培养层面,聚集到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上。我们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工程教育质量所处的战略地位。2013年,我国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超过九成的普通本科高校设有工科专业,普通高校工科毕业生数、本科工科在校生数、本科工科专业布点数已占到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本科在校生总数、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1/3左右。因此,工程教育质量会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全局产生影响重大,对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梦至关重要。
二是积极回应政府、社会和高校新的关注。党的十八大后,高等教育全面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新时期,工程教育质量因关系到国计民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还没有对工程教育整体质量状况开展过评价监测和研制工作,我们的报告就是要用数据和事实客观地呈现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些年来工程教育质量取得的主要成绩及需要重视和关注的主要和深层次问题,以回应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关注。
三是跟进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监测发展的新趋势。进入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监测更多关注在学科专业层面,聚集学生学习成果和用户满意度的评价(如AHELO和U-Multirank),以此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社会的适应性。评估中心一直在密切跟踪这一国际发展新动向,2014年,我们在研制完成上述3个院校层面的质量报告基础上,首次用国际等效的质量标准在专业层面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监测,这也是我们进行的系列质量监测报告研制工作的新探索和新尝试。
记者:能否给我们描述一下今年首发的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有什么主要特点?
吴岩:今年首次发布的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是由我们评估中心会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共同研制完成的中英文年度质量报告,今后将每年持续发布。报告具有五个主要特点:
一是报告首次用国际实质等效的质量标准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本报告中我们首次按照国际等效的质量标准,对2012-2013年134个参加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点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质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深度剖析评价,形成了可靠、可比的质量结论。
二是报告首次以人才培养五个核心维度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全面评价。我们在总结多年评估实践经验和借鉴国际质量保障先进理念基础上,首次采用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监测保障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作为反映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的表征点,全面、系统地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 。
三是报告首次与工业界携手合作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开放评价。为体现“用户满意度”这一高等教育新的质量观,我们首次将国际公认的毕业生能力要求设计成问卷,委托14家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对26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满意度调查,从用人单位角度比较客观地了解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状况。
四是报告首次用学生学习体验和感受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状况进行满意度评价。“学生满意度”评价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质量评价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新理念。我们首次把“学生满意度”用于对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测与评价,通过对4万多名工科学生学习体验和感受进行追踪调查,从工科学生对工程教育的满意程度来客观反映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状况。
五是报告首次用数据和事实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我们在报告研制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第一手数据和史料信息,包括近10年积累的工程教育认证资料、6家行业学会、协会(联合会)走访调研材料、近30位专家的访谈材料、260多家用人单位和4万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等,比较翔实的数据和事实保证了报告结论的实证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记者:应该如何看待今年首发的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在质量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吴岩:“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是《教育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通过评价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找出差距,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做好工作的自觉性、针对性,提高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满意度。”
评估中心的工作宗旨就是“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我们这次发布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就是对政府和社会关注的工程教育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学校改进工作提供依据,以此加快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还注意做好“五项服务”:一是为高等学校持续改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为工业界更加有效紧密参与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信息服务。三是为社会及时了解和监督我国工程专业教育提供窗口服务。四是为政府相关部门全面把握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状况提供决策参考服务。五是为中国工程教育走向世界,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供宣传服务。
记者:能否给我们读者列举一下今年首发的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有什么主要亮点?
吴岩:前面已经提到,今年我们推出的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呈现为“五个首次”特点,我觉得其中至少有三个主要亮点:最突出的亮点就是质量监测标准的国际等效性。我们首次用获得国际互认的等效标准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状况进行了监测评价,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第二个亮点是质量评价吸纳了工业界参与。我们首次走访行业学会、协会,并通过他们向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获得了工业界的第一手评价和需求资料,对于明确未来工程教育改革思路至关重要。第三个亮点是学生和用户满意度调查。我们首次用目前国际公认及群众关注的满意度调查进行分析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工程教育质量状况,既回应了社会关切,又与国际质量评价监测工作相接轨。
记者:今年首发的质量报告就对工程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没有进行回避,能否介绍一下是出于什么考虑?
吴岩:是的,作为专业评估机构,我们的报告力图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状况,能够为政府决策、学校改革、社会监督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因此,报告以大量数据和事实反映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程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的同时,也客观指出了工程教育发展中需要重视和关注的一些主要和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以解决:
一是高校在工程教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如工科专业办学理念与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存在较大差距,办学特色不够鲜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以教为主”传统教学模式仍占据主流,校内质量保障特别是持续改进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等。
二是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联合办学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如行业企业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与评价、对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学习产出评价等诸多环节带有随意性、片断性和被动性,没有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校企深度融合,并形成制度化。
三是目前还没有制定出台校企合作办学法规和配套细则,还未对注册工程师制度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行有效衔接等,这些势必对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带来困扰,也影响了高校和行业企业双边合作的积极性。
记者:最后能否请您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次质量报告的主要结论?
吴岩:我想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我国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是世界工程教育大国。第二,我国工程教育有力支撑了国家工业化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第三,我国工程教育“五个度”基本达成,但仍存一些深层次问题,深化综合改革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