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政策文件 > 正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等教育亟待转变发展方式

时间:2014-09-01 17:37:08  作者:  点击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国高等学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于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当前,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不够协调的问题,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对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且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大学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是大学发展的规律,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教育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而存在。同时,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社会属性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高等教育与知识特别是高级专门知识和科学技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知识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的时代,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高等教育必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十年来,大学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世界各国重要的科学技术园区,大都依托大学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著名的有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台湾的“新竹”和北京的“中关村”等。这些科技园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方式为各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其所依托的大学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一些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借此得到迅速提升,成为国际公认的一流大学。各国越来越重视依托大学提升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力,2004—2012年,共有近30个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既包括德、法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还有日、韩等周边国家,这充分说明了大学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战略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径。我们要从国家发展的这个战略定位出发来思考,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内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国际竞争低成本优势也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产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迫切需要依靠创新驱动为未来发展谋求新的出路、开辟新的空间。无论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振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全球资本和金融竞争、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创新是最核心的动力,人才是最核心的资源。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是大学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这个任务完成得好,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之日,就是一批高水平大学涌现之时;这个任务完成得不好,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就会遇到阻碍,大学建设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这两个“加快”,必须是同步的,是互为支撑的,是相互促进的,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可以说,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要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调整结构是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场革命。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人,实现初次就业率77.4%实属不易。今年,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实现初次就业率“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形势更为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也就是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而存在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对经济社会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响应迟滞。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高校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专业陈旧雷同,人才培养方式与实际需求脱节,还有一些学校盲目追求博士点硕士点的设置数、论文发表数、国家级课题数。一些行业背景非常鲜明的学校升格或更名后,放弃了原有的应用性、技能性的传统优势。这些问题的背后,是这些学校缺乏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特征不清晰,办学封闭化倾向严重,缺乏与行业企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机制。因此,当前要下决心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质上就是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倒逼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

 

    同质化没有出路,多样化才是方向。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必须要合理定位,坚持有选择性发展。从国家布局来说,要对各类高等教育合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最重要的基础,也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手段。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建立专业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既要加大政府投入,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多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和购买服务的机制。

 

    本科教育要稳定规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重点。要培养适量的基础性、学术型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力度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引导高校改变“三重三轻”的现状,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即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合作上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企业的高素质人才。

 

    研究生教育要从严从紧、保持稳定,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发展方式要从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培养类型结构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转变,培养模式从以注重知识学习为主向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转变,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向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转变。在培养模式上,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多地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多地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进校所联合、校企对接、跨学科联合培养。在结构布局上,要建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取消招生计划“双轨制”,统筹发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

 

    从学校自身来说,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坚持适应社会需求的导向,突出办学特色。学科专业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专业水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新设置学科专业时,要坚持增量优化。也就是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瞄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瞄准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等,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对现有学科专业格局,要坚持存量调整。高校设置学科专业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而在强。学科专业建设不只是“人无我有”,更重要的是“人有我优”或“人优我新”。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中没有一所能覆盖所有学科专业,按美国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统计,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学科覆盖率分别为54.2%、62.5%、70.8%。而我们的不少高校往往盲目追求所谓“综合性”、“全科式”发展,这是值得反思的。高校要围绕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制定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规划,构建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聚焦重点和优势,压缩“平原”,多建“高峰”,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打造并不断增强集群优势,克服专业设置的“功利性”和“多而散”。说到底,就是要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

 

    在国家宏观布局上,要更加注重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适时统筹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完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的区域布局。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重点支持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自主设置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学科专业。要制定和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与评价的标准体系,针对不同专业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学校要依据“国标”“行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建立健全专业的预警、退出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对连续几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部分特殊专业外,应调整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键要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从高校内部看,人才培养没有很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创业状况深度对接、良性互动,教学管理制度亟待改革,比较普遍存在着培养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得不够紧密的问题。从高校外部看,集聚社会资源协同培养人才的法规政策不到位,影响了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单一,第三方的评价监督不到位。所有这些无不说明,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根子在体制机制上。

 

    当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在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特别是通过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机制,着力突破实践能力这个薄弱环节,同时要处理好人才培养系统的内外部关系,合理配置资源,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首先,要把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作为基本前提。只有以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适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化”同步发展新要求的人才。要引导高校摒弃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真正树立起纲要提出的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摒弃拼规模、比数量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

 

    其次,要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主要手段。教育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要着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高校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的长效机制。要着力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更多地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要着力推动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建立有利于推进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自主选学、弹性学制的长效机制,建立更加灵活管用的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要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要求高校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同时要改进对教师的科研评价办法,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引导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

 

    再次,要把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作为重要突破口。高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让学生钻进“象牙塔”,而是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所谓协同育人,就是集聚各种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创立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要引导高校遵循协同育人的理念,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在工程、新闻、法学、农林、医学、艺术、教师教育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探索部部、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要深入实施“2011计划”,促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通过改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来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

 

    最后,要把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作为重要保障。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要求,加快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标准、高校按标准办学、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有关部门进行督导的运行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更加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院校自我评估、合格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要更加体现高校的质量主体意识,要求高校完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建立健全校内的质量保障体系,主动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要更加体现分类评价、分类指导,根据学校的不同类型,分别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新建的本科高校实行合格评估,对参加过评估的高校实行审核评估,审核评估不分等级、重在引导,使高校更加明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要更加体现注重内涵的导向,考察评估的重点要放在“四个比度”上:办学定位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另外,还要更加体现评价结果的实效性,探索根据第三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生均经费的差异化拨款,真正建立起“奖优退劣”的激励机制。

 

    (作者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