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原栏目)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坚持三个统一推进行业特色大学文化建设

时间:2013-09-18 08:33:39  作者:  点击数:

作者:曹国永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02期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六中全会的重要决定为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行业特色大学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同时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行业特色大学因行业而发端,建校伊始便深受行业文化的影响,使命责任中始终流淌着行业文化的血液;行业特色大学又因行业而壮大,与行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与行业之间的文化交融也格外紧密,相互渗透,难以分割。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加强行业特色大学的文化建设,推动大学与行业文化协同创新、共同繁荣,既是行业特色大学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文化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高素质行业人才、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传承与创新、文化协同创新与服务行业发展三个方面的统一。

    一、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行业特色大学与其他类型大学相比,共性都是大学,个性是具有行业特色。因此,行业特色大学的文化建设,既要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普遍性规律,又要突出行业文化的特殊性规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大学是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中心,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文化传承、整合、引导和创新的使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学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为处于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大学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景观,引领文化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更加成为大学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文化传承创新最根本的是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通过人才培养将优秀文化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进而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行业特色大学文化建设,首先应遵循这些普遍性规律,坚持育人为本,突出文化的育人功能,致力于文化的传承创新。

    高校要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构筑核心竞争力。强化特色意识,走质量和特色取胜的内涵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众多行业特色大学生存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特色同样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所在。行业文化正是行业特色大学建设个性和特色文化的重要源泉。行业特色大学文化建设,应注重与行业文化的紧密对接,善于融合优秀的行业文化,不断从行业文化中汲取营养,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既能体现行业特色、又能彰显大学气质的文化,不断打造一流的文化软实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北京交通大学从创办之日起就肩负着“收回路权”、“实业救国”、“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振兴中华铁路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铸就了交大学子关心时政,热爱铁路,为报效祖国而刻苦学习、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爱路报国的鲜明特色,也通过代代师生的实践、继承和弘扬,不断内化成为交大精神的坚强内核,一个多世纪以来团结凝聚着数代交大人坚持不懈地拼搏奋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塑造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实现二者的融合渗透,是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命题。行业特色大学大多以理工科背景为主,较为普遍地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人文精神相对比较薄弱。因此,行业特色大学文化建设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应特别强调和突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要继续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尊重实践,崇尚创造,弘扬理性的科学精神,努力营造自由探索和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另一方面则应着力强化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尊重和强调人的价值。同时,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培育师生的人文情怀,优化校园的人文环境,塑造大学的人文精神。行业特色大学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不仅包括科学技术,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化素质教育要“有特色”、“高水平”。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进一步推动文理交融,努力实现以科学为基础的人文精神与以人文为引导的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推进行业特色大学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既要发挥好现代大学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又要肩负起现代大学创新文化的崇高使命,做到“源于行业文化,又高于行业文化”。

    只有注重传承,才能保持和突出特色。重点要从行业文化的研究、传播和育人三个方面扎实推进工作。推进行业文化研究,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通过全面研究行业发展的历史,深入挖掘行业文化的内涵,系统总结大学与行业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宝贵经验,高度凝练行业广泛认同、师生易于接受的优良传统和行业精神,并将其融入学校文化的核心内涵,通过校训、校风、校徽等多种有效载体加以体现。推进行业文化传播,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文化传播的各类资源,通过加强媒体宣传、建设富有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构建富含行业元素的文化识别系统等途径,面向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师生广泛开展对行业文化的宣传与弘扬,着力扩大行业文化元素在学校文化格局中的影响力。推进行业文化育人,就是要通过专业课程、社会实践、行业历史教育等途径,把行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行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学校发展与行业的密切关系,以及服务行业发展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业绩融入文化教育之中,切实与学校的育人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刻苦学习,主动服务行业的责任感。高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的联络,积极构建开放的文化建设格局,“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与行业在文化层面上的互动交流与协同合作。同时要积极发挥学校学科、平台、人才等优势,服务行业文化建设,自觉为行业文化发展出力献策,不断推进行业文化建设。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大学文化既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代言人,又是社会文化的积极改造者。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社会、一个区域、一个行业的文化高地、文化标杆,最根本的就在于大学有自己的文化批判性与超越性,通过对文化的批判与超越,持久、深入地进行文化建设,引领文化发展。我们强调行业特色大学的文化创新,一方面是指在对待行业文化的态度和方式上,既要充分吸收行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又要摒除消极不利因素,还要注意对积极因素进行改造转换,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特点、学校品位和师生习惯,真正实现与大学文化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则是指大学应具备兼容并包的广阔胸怀,能够批判地继承、有选择地吸收不同行业乃至不同国度的文化精华,不断充实完善、创新发展文化体系,探索形成各种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应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和国家、行业需求的调整而不断变革,持续深化、优化文化内涵,着力打造既能延续优良传统,又能彰显时代特征、契合时代需求的优秀大学文化。唯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文化建设才能常变常新,始终保持蓬勃生机,才能从更高的层面上引领社会文化、行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三、坚持文化协同创新与服务行业发展的统一

    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国家、行业乃至大学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不仅要通过大学与行业的文化协同创新促进学校的事业发展,同时也要通过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来促进行业的事业发展。行业特色大学源于行业,社会影响力主要在行业,人才培养的最大舞台在行业,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最大平台也在行业。行业特色大学除了推进文化协同创新,更应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人才、理论、技术等优势,主动参与行业建设,着力服务行业发展。这不仅是行业特色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其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根本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提升服务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要探索建立校企紧密对接的人才联合培养及管理运行机制,拓展行业教育资源,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着力培养行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北京交通大学依托“探索行业高校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与企业联合选拔学生,探索“3+1+2模式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从而实现了人才的企业订单式培养。二是要强化学科特色,整合凝练学科方向,统筹学校行业优势学科建设相关学科群,围绕行业产业链构建有特色的学科链。三是要瞄准科学发展前沿,紧密对接国家、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充分发挥科研领军人才和团队的作用,着力提高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在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实现从支撑向引领的转变。四是要积极构筑科技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要面向国家和行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依托学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学科优势,与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有组织的协同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研发和转移模式,彻底破解相关重大现实问题,同时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北京交通大学牵头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城轨亦庄线和昌平线,成为政产学研用联合自主创新的典范,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肯定。当前,高铁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北京交通大学将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认真总结CBTC研发和运用的有益经验,围绕高铁安全等重大问题,与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推进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力争为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