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中央政府从来没有把致力于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主要目标,却反而使各大学的进取心处于积极、正常的状态,没有浮躁和冲动。
加拿大全国共有92所大学,122所大学学院,400多所社区学院、实用技术学校和极少数私立职业学校,毛入学率高达50%,居世界前列。另外,从1999年开始,加拿大连续7次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这种殊荣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优质的教育。加拿大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高等教育成绩?原因主要在于它的鲜明特色。
各省拥有办学自主权
众所周知,充足的经费和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都是高等学校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中央一级政府不设教育部,主要靠教育部长理事会协调各省教育政策,以宪法形式赋予各省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中央政府只承担高等教育的领导责任,主要职责就是适时、正确地立法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并制定了按省人口比例拨付高等教育经费的政策,或实行按个人和企业收入税的一定比例返还各省的政策,对大学的调控很有限。中央政府更重要的目标是把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落到实处,即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教养水平,使国家的发展和长治久安始终处于后劲充足的状态。
这样一来,各省就拥有了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负责制定全省的高等教育方针和计划以及向各校拨款等事务,极大地增强了各省的积极性以及省政府对高等教育更为明确的责任。与此同时,大学的自主权也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自主招生、自主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自主设置课程及学分、自主制定人事分配制度等等。正是这种责权明确的体制促使整个加拿大高等教育强健有力、积极向上。
另外,和一些国家不同的是,加拿大中央政府从来没有把致力于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主要目标,却反而使各大学的进取心处于积极、正常的状态,没有浮躁和冲动、办学质量高,深受留学生欢迎,多伦多大学在2001年的世界公立大学排名中位居第10位,足以说明其高等教育政策的优势。
教学管理制度灵活
加拿大的大学都有不同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如,位于安大略省的多伦多大学是有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其在医学方面的贡献卓越,是加拿大的著名高等学府,北美第五大学,也是世界上的主导大学之一;滑铁卢大学的数学系是世界上最大的数学和电脑科学教育及研究中心之一,其高标准的教育和研究赢得世界级的声誉。虽然各具特色,但总体来讲加拿大的大学基本都具有以下共性:
第一,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加拿大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既有学分选课制,又有学年学分制和学年制,甚至在一所大学内部因不同专业而实行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多伦多大学就是三者兼而有之。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就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照顾到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入校后,没有固定的班级,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未来发展需要自选课程、自选授课教师、自主学习,形成个性化知识、技能和能力体系,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修完的学分情况,决定自己进修的年限。
加拿大大学生选课自由,但学分的获得并不容易,不及格课程必须重修,没有补考机会。除自由选课外,学生还可自由选择教学计划,学生入学第二年就必须决定所学教学计划及其规定的所有课程。为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还允许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自己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第二,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有名有实。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已看到研讨教学的优势,但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得像加拿大那么出色。在加拿大,为了便于研讨,很多课堂的课桌都是呈“U”字形摆放的。研讨课的内容也是很严谨和具体的,没有丝毫的随意,包括主题概述和研讨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每次课大约花一个小时由教师或学生对本次课讨论的主题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围绕主题由教师组织讨论,内容包括对与主题相关的必读物和辅助读物中的疑难问题寻求解答,阐述各自对有关理论和观点的评价和自己的观点等。这种先主题讲述后进行讨论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上课前必须认真阅读教学指导要求的材料,否则很难参与讨论。学生就是在课余搜集资料、完成实验科目的过程中,养成了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了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不作定性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并指出其中的一些不足和遗憾。每个研讨课程的人数一般都不会太多。一个研讨班一般不超过20个人,以便不减少每个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研讨课的考核方式对保障研讨课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方式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研讨课程并进而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程读物、勤于思考,多提出问题和能对现有理论和观念进行评价,并能提出和阐述自己的主张和观点。考核主要侧重于过程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与最终控制相比更能有效地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激发学生之间课程学习的竞争性。因为考核的每一方面分数的确定都是学生之间相互比较的结果。这种竞争性对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服务体系。以学生为本是加拿大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他们特别重视学生工作,学生一入学就能得到各种很好的服务,甚至把学生事务工作作为学术事务来研究和执行。近年来,不仅致力于提高管理的效度,还更加关注领导和管理水平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并已有专门研究其关系的著作。早在1936年学生服务工作就已开展,随着实践的推广,理论研究也逐渐深化,已经有关于学生服务管理的学术专著。
学生服务中心不仅管理学生、保证学生的基本人身安全和德育教育,还负责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就业辅导。就业中心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谋生,帮助学生实现生存的第一需要。它主要通过有效的心理测试来帮助就业者,教会他们抓住机会发展自己,提高处理问题、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另外,服务中心的服务还包括让学生了解怎样参加继续教育、怎样申请课程和写简历等看起来很简单的事。
充满活力的国际教育
发达的高等教育为加拿大开展国际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国际教育的开展又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加拿大高等学校的国际化意识都很强,无论是机构的设立还是教师的选聘、科研的选题、学生的招生与就业,都能从国际化教育的角度考虑。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跨文化的视角观点与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功能相结合的进程,核心是培养具有国际知识且具有跨文化竞争力的加拿大学生;维持加拿大的科技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及和平睦邻关系。
加拿大强力推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对教育国际化的含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是把学生送到国外去或者是吸引外国学生到本国学习,而是有广阔的内涵。第一,培养本国学生的第二语言。第二,把外语与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实行与国外机构的合作。第四,送学生到国外进行短期实习。第五,吸引国际学生到加拿大学习。第六,开展与国外高校的科研合作。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加拿大学生的跨国双向流动规模的确有了很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