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创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内在耦合性及实现路径

时间:2015-05-25 11:48:19  作者:  点击数:

    知识经济时代下,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和传统产业格局的变革,对高校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我国众多高校的发展战略。不同类型的高校转型的方向、方式和路径不尽相同,其中地方本科院校因其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所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而转型过程中,创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院校在起源、价值追求、功能定位等方面具有内在耦合性,创业教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一、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共性追求:创业教育的深化认识和重新定位

    近年来,创业教育因其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而成为热点话题。但传统的创业教育认识和定位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高等教育语境中和高校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深化认识创业教育有利于创业教育功能和价值的实现,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一)明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创业教育具有广义以及狭义两个维度。从广义维度探究,最具代表性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定义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该定义具备两重内在核心:一是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和过程的教育;二是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从狭义维度探究,创业教育指以创建企业为目标进行的“商学院型”教育,以让学生掌握市场机会识别能力、风险评估能力,从而进一步学会把握时机创办企业。事实上,在高等教育的语境下,创业教育除了涵盖以上两种诠释外,还更应具备让受教育者养成宏观的人生态度、职业发展精神、以及开创人生事业的决心。创业教育不应局限于狭义的“创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现实的真实商业挑战,基于对社会的充分认识,让学生养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生计而不得不创业的个体,亦非肄业或者无法获得就业的学生才选择创业,也不是在接受创业教育后随即进行创业活动,而是通过创业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植入创业基因,令其在将来的就业岗位上以创业精神创立自己的事业。

    (二)深化创业教育的根本价值

    创业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创业教育的价值评定不应仅仅停留于计算创办多少企业、创造多少经济效益,而更应着眼于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要义。创业教育所指向的塑造具备灵敏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目标本质上有益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进步。创业教育首先应树立包括促进个人价值自我实现、创业价值自我实现以及创业活动道德价值实现在内的教育价值取向。其次,创业教育应呼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强国发展战略。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时局瞬息万变,我国也处于经济转型的攻坚期,因此对于具备创新精神、意识以及能力的创新复合人才需求旺盛。传统单一的以技能训练及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足以应对时代的前进步伐。

    (三)整合创业教育的学科定位

    创业教育应与创新教育,与各学科、专业,与教师的教学、科研、事业,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有机地整合、相融,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之间形成整合机制。创业教育可与生态学、管理学、系统学、商业模式以及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整合,基于“教学”、“科研”、“实践”以及“创新”多个平台,组成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相成的长效机制,最终将创业教育打造为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延伸与补充,从而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成分。同时,创业教育可以汇聚多渠道力量与资源,搭建社会平台让受教育学生在现实市场环境中学习、思考、锻炼、拼搏、服务,最终回馈社会,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学生、学校、社会多赢局面,其实质是依托“政策平台”、“服务平台”、“咨询平台”、“融资平台”等平台而组建的汇聚多方力量的共赢体系。

    二、呼应时代需求中的同源共生:创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内在耦合性

    20世纪末我国高校扩招试图将简单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劳动力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创业教育的产生都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环节,二者一衣带水,休戚相关。高校扩招带来的高校转型与创业教育的起源、价值、功能,存在着呼应时代的内在关联,这些内在耦合性决定了创业教育将为高校转型提供动力与支撑。

    (一)起源耦合: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文件指出:“培养首创精神和学会创业,应当是高等教育主要的关注点,目的是使毕业生更容易立业。高校毕业生不仅越来越少地被称之为求职者,相反,他们将更多地被称为创业者。”该宣言认为高等学校应成为“创业者的熔炉”。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有利于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其蕴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与时代发展的契合,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转向的切入口,不仅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现实需要,更是为了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新的需求,培养更多适应新的时代环境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可以说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良性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院校多样化应是双向同步的过程,在实现大众化的同时,高等教育体系应形成层次多样、目标多元、形式多变的组合系统。早在1993年,汇聚了各省市专家学者共300余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组就已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三种类型:少量的学术研究型、多数的理论应用型本科,大量的技能型高职,以及综合性、多科性、单科性高校并存。然而,正如我国学者潘懋元所指出的,“受传统的重学轻术理念所影响,加上大规模的院校合并以及统一的评估、统一的招生制度的制约,导致多科性本科院校同质化问题严重”,使得分类发展、分类指导的问题至今仍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将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发展的问题再度放到改革的前沿,国家通过招生、经费、专业设置、师资配备、企业参与、就业等政策制定,引导地方本科高校从原来学术型办学定位转变为应用技术或职业教育类办学定位。

    (二)价值耦合: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终极追求

    创业教育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终极追求上不谋而合。创业教育本质上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其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这一“育人”的核心目标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使大学生能够像企业家一样,具备分辨机遇的能力、产生新想法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具有远见和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因此,创业教育的价值最终不是以简单的大学生创业实体的数量、创业项目的成功与否来评价判断的,而是以大学生在这个培养过程中习得的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精神的培育,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成效来做评判。马克思曾指出:“未来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科学知识、思维方法、劳动技能、审美情趣、人生信仰等传递给学生,创造性地提高其素质,开发其潜能,发展其个性,并使他们逐渐成为社会的、文化的、个性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沿革包括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也正体现了对这一内在规律的遵循。

    (三)功能耦合: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创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丰富的研究,学者从地理经济学、进化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等不同理论视角考察了创业和经济发展内涵的多层次性和丰富性。“创业内涵的丰富性、多层面性决定了创业行为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但无论是哪个层面的创业与经济发展之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经验研究表明,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创业教育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与我国发展战略需求而产生的新型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其实践性的特征决定了必须根植和服务于所在的区域经济环境。发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兴业人才、具有应用技术能力和进取精神的高素质从业人才,而这些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此外,创业教育搭建起高校与地方企业的桥梁,有利于促进高校科学技术的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不仅能够使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经济功能是其中的重要领域。马克思曾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表明劳动力并非人自然生长的存在,这种存在能够构成可能的劳动力,只有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才能“生产某种使用价值”、“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个人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第一生产力,智力因素日益重要,生产劳动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也正是对地方区域经济升级劳动力需求的回应。转型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可以培养大量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三、耦合带来共进:创业教育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实现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之路道阻且长,这一过程需要一个突破口,创业教育因其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存在的内在耦合性而成为着力点。通过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特点及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为路径,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顺利转型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一)与区域经济相结合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创业教育因其特殊的教育内容,是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结桥梁,将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充分结合,可以帮助地方高校更有效地实现转型目标。一方面,通过创业教育拓展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使学生参与企业的新项目开发和实践活动,在更真实的商业环境下,引入当地校外企业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参与人才培养,使受教育者形成系统的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基础,培养出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另一方面,依托创业教育发展产学研,实现学校、企业与社会的互动。据统计,高校的科研每年仅有10%的科技成果得到转化,通过创业教育,将创业项目与高校科研成果结合,是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一个可行路径。通过吸纳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将创业活动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在提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同时,也促使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进而促使新的科研技术理论更直接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的经济运作中,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二)与学校发展特点及专业教育相结合

    由于创业教育的教育内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多层次性,为各个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在推进创业教育时,应结合自身的教育发展的阶段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创业需求和资源条件,实事求是地制定创业教育规划。学科门类齐全、资源条件成熟的院校,应充分应用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积极将高新专业技术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学科专长的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加强在特长领域内的创业能力和实务的训练。在考虑学校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将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的充分融合,把创业教育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式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创业教育要走进人才培养主战场,要与学科专业充分融合。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以公共选修课居多,极少高校将创业课程开设为必修课。2014年我们对全国23所高校2612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见表1),虽然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但课程数量普遍不足,78.3%高校的创业课程数量在3门以下;调查高校中没有把创业课程开设为必修课的,年均修读创业教育课程的学生比例最高为26.5%;创业教育师资主要是学生就业指导人员或经济管理的专业老师,没有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没有与各学科、各专业充分整合。如表1所示,学生对各种类型创业课程的需求较高,尤其是对与专业结合的创业课程(均值3.45)、创业培训(3.41)和创业实务(3.39)。但学生对现有课程的评价不高,评价均值低于需求均值,表明多数课程没有达到需求预期,认为课程较好和很好的比例在40%以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创业教育未达到预期效果,如图1所示,仅有24.89%的学生认为自身能力基本满足或满足创业所需,因此创业教育有待结合学校发展特点和专业教育继续加强。

 

    如表1所示,学生对与专业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需求很大。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各学科专业教学计划中加入创业教育元素,并在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环节融入创业教育的元素,通过与专业结合的创业课程开设、创业教学改革项目、成立创业辅导教师工作室等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各学科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创业教育与学校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有利于推进地方高校转型的专业发展,形成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专业发展之路,在专业培养中提高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突出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

 

    (三)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

    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获取、能力的传授,更在于知识技能与学生个体的结合。任何视学生的创业行为为一种“产品”,试图进行标准化批量生产,忽视创业者自身条件,盲目复制成功个案的观点与做法,都是对创业教育目标及其阶段性的错误认识。以创业闻名的温州大学依托温州特有的城市发展特色,将城市特点与大学融合在一起,培养了极具创业精神的特殊群体——温州大学生,正如温州大学黄兆信教授所言:“文化、社会价值观、经济政策、个体行为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塑造着创业的内涵、功能与边界。”也就是说,尽管创业精神具有普适特点,而创业行为的产生是离不开个体特点及其个性化发展的。创业行为本身的影响因素是如此的复杂,因此创业本身永远无法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批量生产,它只能是创业意识、创业想法与创业者的个性化结合。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致力于创新精神的培育、创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时更加注重将知识技能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结合,使学生发挥主动精神、创新思维,结合自身特点不仅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去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个体所处的对创业教育需求的不同层次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这些不同的需求层次形成一个创业教育的“金字塔模型”:启蒙层、授业层、孵化层、实战层。启蒙层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才,该层受众人数最多,以面向全校的创业讲座、创业名师大讲坛等方式来开展;授业层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该层同样以全校学生为对象,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内容、形式、方法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训;孵化层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准创业者,以“融零成整”“化整为零”的办法,建成“形式多样,功能互补,内外结合,资源共享,创新创业一体化”的开放分布式创业实践平台;实战层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创业者,主要通过高校和社会建立的创业园来提供多项公司注册的相关服务,并成立创业基金支持学生创业。通过对不同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教育,使学生具有个性特征的技能和素质,拓展了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能力的空间,从而成为社会创新实践的主体力量。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变革任务繁重,但转型的指向是清晰的,即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获得发展的动力,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创业教育能够为具备主动创新精神、应用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提供对接与支撑,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本文节选自《创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内在耦合性及实现路径》,原文刊发在2015年《高教探索》第2期第40至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