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研究

时间:2015-10-14 15:52:31  作者:  点击数:

    大学生创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实践,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2014 12 10 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实却不容乐观,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只有2-3%, 浙江地区成功率稍偏高些也只有4%, 与欧美国家的大学生创业20%的成功率有较大差距。通过对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就大学生创业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 一是关注创业政策与创业环境,普遍认可经济环境、融资环境、政策环境等大环境要素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二是关注创业行为主体,研究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心理接受机制、人格特质、主观规范、背景资源、社会关系等个体因素对创业的影响;三是关注高校创业教育,并将我国创业教育的模式与美国、欧盟等国外高校创业模式进行比较,认为与美国“高校需求型创业教育”道路不同,中国在过去十余年中, 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多表现为政府努力推动,高校则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认可推动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心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的观点。上述研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诸多因素,且关注了高校在大学生创业中的重要地位,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但应当看到,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牵涉面广、任务繁重、富有挑战的开放性社会系统工程,受到各领域、各层面、各主体的影响,这就意味着促进大学生创业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战略支持层面,更重要的是综合各组织内外部及各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 形成各主体相互竞争、协调、联动的情势,达成组织间的协同作用,在此作用之下最大限度地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国外很多高校自20 世纪80 年代起就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为学生开设特色创业课程,而且注重产学研协同,最具代表性的是催生出惠普、微软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斯坦福—硅谷” 协同发展模式。大学、政府和市场三方相互作用、大学职能变迁和大学内部的权力制衡, 是欧美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生成机制。这些成功案例为国内探索大学生创业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出发,以高校作为协同中心,增强高校在大学生创业中的主动性, 构建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为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

    (一)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的内涵

    “协同” 一词由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最早用于对激光的研究,之后他将这种理论方法运用到其他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分析中,将之发展成为一门“各类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结果整个系统形成一些微观个体层次不存在的新结构和特征” 的学问。此后,Peter A. Corning 在分析复杂系统的进化过程中,将协同定义为自然或社会系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要素或者人之间通过相互依赖形成的联合效应。在管理领域,协同概念经常使用“1+12”这一简练形式来表达,即如果各子系统为了共同的目标形成协作、合作的关系,就可以形成拉动效应,达到最佳效果,使系统产生大于各子系统功能之和的功能。总之,对于多方合作的系统而言,协同效应不仅可以使各方获益,而且能够使系统整体加强。

    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并不是意味着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各类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和资源整合,努力培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加强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等措施,切实全面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知识,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其接受创业实践锻炼,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扶持政策,不断促进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构建高校协同创业机制的目的是通过不同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和有效联动,获得协同效应,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业,使大学生创业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如果不能在高校协同创新创业系统中实现真正的协同,不但不会实现“1+12”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1+1<2”的反面效果。所以,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协同,既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又大力加强校企联动,同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使各协同主体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的构建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在大学生创业这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同时担负着协同周边环境的关键作用。在创业实践中,大学生也更倾向于依托学校,希望从学校得到指导、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高校协同机制主要包括高校内部的协同和高校与外部的协同两个主要部分,协同主体包括高校、企业、政府和研究院、风投等相关机构,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如图1 所示:

    具体的协同过程阐述如下:

    1 围绕创业教育的高校内部协同。面对日益严峻、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仅突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实际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体系一般由创业基础理论培训、创业实践训练和创业氛围营造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创业实践训练包含创业大赛、创业导师、创业园等多种形式。

    (1)开设创业基础理论培训课程。通过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加强专业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的渗透和融合,系统介绍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和创业案例,就如何把握商机,如何撰写创业计划,如何融资,如何把握创业流程等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和培训。此外,定期邀请创业校友和企业家走进校园,和大学生进行创业知识与经验的交流,使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2)搭建创业实践训练平台。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努力搭建创业实践训练平台,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优势, 将科研活动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业实践训练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创业竞赛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创业竞赛制度化推动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大学生创业竞赛兴起于1998 年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 目前国内较知名的大学生创业大赛有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校园创业大赛、团中央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关村”等省市级“创业计划大赛” 以及网易等网络公司主办的创业大赛等。高校在制度层面对国家、省级、市级和校级的创业竞赛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在确保竞赛学生参与性与受益面的基础上,重视拔尖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帮助特长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二是大学生创业导师系统。高校将成功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请进校园,联合专业教师组成创业导师团,采取单个指导、授课指导、咨询指导等形式对学生的创业方向做出更明确合理的定位,指导学生投身创业训练和创业模拟,帮助脱颖而出的优秀项目和团队积极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形成现代的“学徒制”,实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是大学生创业项目支持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在2009 1 19 日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所以,有条件的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在校内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主动为有创业需求和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场地、实验设备等支持和指导服务,鼓励学生在创业训练中培养创业和管理能力,努力使大学生创业园区成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和创业实践活动的港湾。

    (3)营造高校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文化是指与创业有关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是创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高校应加强各部门、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共同引导大学生创业的正确校园舆论导向,积极营造鼓励创业、指导创业、扶持创业、参与创业的文化氛围。具体措施有: 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和媒介进行创业宣传,使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深入人心;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和交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在各部门联动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创业活动,如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模拟大赛、创业论坛等。

    2 政校企联动的高校外部协同。高校在加强内部协同,通过创业理论和实践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外部环境的协同,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植根于社会的大环境,使高校和社会中的各种元素相互协调,联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促进大学生创业。

    (1)联合共建创业实践基地。高校凭借自身的教学和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高校、研究所、企业联合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充分获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既可以扶持大学生创办的公司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又可以鼓励高校和企业进行协同,共同研发具有市场化前景的高科技产品。

    (2)创业孵化基地。一是以大学科技园区为主体的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区的创业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往往承担了大学生创业孵化的主要功能,包含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资源集聚辐射等服务内容, 通过充分整合和利用既有的科研孵化场地资源,逐步完善上游(创业体验)、中游(创业孵化)、下游(孵化加速器)三位一体的孵化体系,增强对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创业人员的吸引力。以大学科技园为平台,既可以帮助创业大学生顺利转化科技成果,提高产品附加值,又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场地、政策、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成本和风险。二是以大学高等研究院为主体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大学高等研究院作为一种新的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载体,积聚了跨学科团队、多学科交叉融合、原始创新和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优势,是在高校各类科研成果急需实现产业化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当前国内已经涌现了一批依托高校的大学高等研究院,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政府提供创业政策保障。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各级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各主体打造协同服务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促进大学生创业,在协同创业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具备条件的高校设立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创业孵化平台。同时,政府还为高校协同提供相关的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完善的服务环境和全社会共同理解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氛围,主要包括:

    一是加大创业融资支持。资金是大制约学生创业的首要瓶颈,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体系意义重大。一方面,创立由政府引导、高校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筹资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发挥担保、“天使”基金的作用,扩大创业专项扶持基金的规模;另一方面,配套建立大学生创业信用体系,完善创业投资政策和担保体系,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支持大学生创业。

    二是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各类中介组织和机构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项目评估、技术支持、市场开拓、信用担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弥补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资金、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建立专家服务团和创业指导队伍,为创业大学生提供项目扶持、风险评估、融资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信息网,公开创业活动信息,减少盲目创业。

    三是多主体参与的创业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导出资,各风险投资机构、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建设各类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等创业平台,是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洼地。在创业平台中设立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准入和退出机制, 加大对创业人才的培训,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具有良好商业模式或科技价值的创业企业。

    三、地方高校的探索与实践:以宁波大学为例

    地方高校承载了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适应地方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是大学生创业的排头阵地。宁波大学作为浙江省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在协同机制构建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创业导向的高校内部协同

    1 创业基础理论培训平台建设。作为教育部、财政部30 所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学校为加强学生创业的职业技能, 引进了国家SIYBStart & Improve Your Business)创业培训课程,并设立了SIYB 学生创业基地。此外,学校还增设一批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逻辑学、方法论等,为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技能打下理论基础。

    2 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建设。学校自2007 年起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以学科竞赛为主轴,由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素质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5 个子计划的300 多个项目构成,以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形式每学期滚动开设,做到创新创业训练不间断、实践教学不间断。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及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保证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有一次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作为毕业学分的一部分。创业实践训练的具体内容包括:

    (1)开展多样化创业竞赛。学校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中心,结合“电脑节”等品牌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以此挖掘和培育一批实体创业团队,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支撑作用。近三年来宁波大学先后邀请省内资深的行业专家、校友企业家、风险投资人、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负责人等120 多人次来校讲座,担任校内“挑战杯”竞赛评委;邀请全国专家、学者30 余人次,为学生提供与专家、名家交流学习、拓展视野的机会。

    (2)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双导师”计划。学校根据创业项目类别为创业团队配备合适的“双导师”,即校内创业导师和校外企业家导师,共同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双导师制可以让学生的创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在指导教师层面做到无缝衔接,提高创业指导效果与创业成效。截至2013 年,学校已聘请校内创业导师38 人,校外导师32 人,负责指导学生科研创新与创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3)校内大学生创业园。为给创业学子提供更多开展创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推动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实施,学校在校内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包括创业街和创业办公室), 免费提供30 余个创业场所,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入驻创业项目。学生以组建团队的方式进驻创业园,现已全部驻满。创业园区相当于一个孵化园区,孵化成功的团队可以对接到校外的一些产业园区,如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宁波镇海科创园等。

    (二)创业导向的高校外部协同

    1 创业实践基地:“东海海水养殖产业升级”协同中心。学校围绕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国家战略,以宁波市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打破高校现有体制壁垒,与上海海洋大学、集美大学等水产优势学科高校作为主要共建单位, 联合15 家区域内研究机构、示范园区和龙头企业以及4 所境外高水平高校,共同成立了“东海海水养殖产业升级”协同中心。该中心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特区,已成为在读学生创业试水的试验田, 中心内由学生成立的创业公司12家,参与创业活动学生多达300 余人,“软壳三疣梭子蟹产品开发的研究”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软壳三疣梭子蟹综合开发创新团队”入选全国首批100 个大学生“小平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2 创业孵化中心: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始建于2003 5 月, 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镇海区人民政府联合共建,20101 月通过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评审,成为宁波市唯一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园区推出大学生创业和留学生创业两大基地,引导和扶持大学生、留学生创业;推出代理服务、投资融资、信息宣传、人才服务、学生创业和物业服务6 大服务平台,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贷款担保、网络宣传、人才公寓、创业导师、健身娱乐、餐饮休闲等角度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入驻园区的企业可享受多重优惠政策支持,特别推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分别给予2~20 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无偿资助,20~300 平方米的创业场租补贴, 每月800 元创业核心成员租房补助,2000 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3.产学研平台:宁波市高等技术研究院。宁波市高等技术研究院的5 大功能分别是: 创新集成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育成、人才培养训练和技术咨询服务①。其中,创业孵化育成中心是孕育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协助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场所,通过提供企业进驻空间、仪器设备及研发技术,协助其寻找资金、商务服务、管理咨询等多项资源,降低创业及研发初期的成本与风险, 创造优良的培育环境,提高创业成功的机会。人才培养训练中心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实践基地,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成为宁波市多能型人才输送的源泉。

    4 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宁波市政府为大学生创业者除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各种便利措施以外,还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在创业融资支持上,通过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形式为创业大学生提供金融支持;在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上,宁波创业公共服务信息网旨在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资讯、政策法规、融资信息、创业园区、开业指导、创业项目库等全方位服务,大学生创业绿色服务通道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简化自主创业繁琐程序,缩短免税、贷款申办时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在创业平台建设上,对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可挂牌成立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园,由市财政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予一次性100 万元的奖励。2011 年首批创建5 家市级大学生创业园,为广大创业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创业创新集聚平台。

    构建高校协同机制,推动政校企协同、产学研一体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业,必须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激励、保护作用,在加强高校内部创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引导和支持高校与其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平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高校要将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置于高校的小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使得各创新创业主体相互协调,形成互动、共生、联动的协同机制。

本文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