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思考

时间:2015-06-11 17:53:04  作者:  点击数:

   

    一、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缘由

一般而言,我们把人才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别。国际上普遍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四类,其中的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三者主要是按照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运用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来区分的。工程型人才主要依靠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现场管理、经营决策等活动,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把决策,设计、方案等变成现实,转化为不同形态的产品。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既有技术型人才的主要特征,也有技能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技术型和技能型的综合体。当前加快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极其必要。

第一,新建本科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根据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划分,我国当前处于经济优化阶段。经济发展处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改善民生的时期,对中间层次人才的需求数量急剧增加,急需大量从事设计、运行、操作和服务的人才。而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短缺现象严重,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也多以操作工人、技术工人的培养为主。有专家指出,我国现代企业是哑铃型的职工结构,一端是研发人员,中间是生产一线员工,另一端是销售服务人员,呈两端较大的形态,中间层次人才相当缺乏,而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正好填补了应用型人才这一中间层次,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新建本科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2013年,教育部在部分地方高校开展应用技术大学试点工作,目的是探索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之路,走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困境,形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多元化,实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校的错位发展,从而构建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同年,由部分定位为应用技术大学的地方本科院校等单位发起的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研究中心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2014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紧迫要求;是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办学封闭化、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特色问题,打破原来职业教育“断头路、终结性”格局,打开一线劳动者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通道的有效措施,将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通上升通道。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 划(20142020年)》也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

第三,新建本科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学生学习目标改变的需要。古典大学为追求真理而学、为追求知识进步而学、为实现道德完善而学的理想,在今日世界各国大学中都日渐稀少。多数大学已成为职业培训组织,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离开中学进入大学学习,都是为了寻求一份好职业或好工作。传统大学的使命是探索与传播真理,这与现代大学的广泛开放性带来的新使命发生冲突。在我国,数以千万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教育体系特别是职业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从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结构来看,已形成了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在内的职业教育体系,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却未形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走应用技术大学之路,既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第四,新建本科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整个国家系统对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全局优化问题,不可能由某一所大学来完成,而应由众多不同办学定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共同完成,每所大学应找准自身办学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培养某一类人才,而不是趋同化发展,培养所有类型的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因此,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和使命被赋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可与研究型大学、老牌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以及中职学校错位发展,寻找出路之所在。

    二、    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走差异化之路,明确自身与学术型本科、高职高专的差异(见表1),并将这些差异应用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模式的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的安排等方面。

正因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自己的特征,为此,其教学改革要实现“四个转变”。第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由知识体系向能力体系转变,即以能力为导向,构建通识能力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第二,实践教学由分散、零星向完整、集中转变,即扩大实践教学学分的比例,以能力为导向,采取“逐级递进,全程贯通”原则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每学期在完成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安排1-2周的集中实践,并把创新创业项目和专业技能竞赛、行业企业的实践项目纳入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第三,核心能力课程由学术型教师授课向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双师型” 教师授课转变;第四,学位授予条件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单一的学位授予是知识导向的结果,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以能力导向的,故应在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将学位授予与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和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结合起来。如将就读期间取得本专业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专业技能竞赛奖励等作为学位授予的条件。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从事设计、运行、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加强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将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包括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在内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人才体系,符合高等学校分层次、分类别协调、错位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通过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走出被高水平本科院校“压”、被高职高专“顶”的发展困境,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5第36卷第一期第62页至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