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全球高等教育体系国家排行榜

时间:2012-12-28 16:22:58  作者:  点击数:
 

  

全球高等教育体系国家排行榜

 

 

        基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一个国家需要一套综合指标体系来衡量其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和价值。2012年5月,Universitas 21[1]对全球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排名。该排名的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四点:充足的资源保障是实现优质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必要但非充分条件。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对于保证资源的有效运用极为重要。与社会的其它部分良好结合并在科研和教学方面与国际衔接,有助于提升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价值。一个体系成功于否取决于一系列产出变量,比如科研、参与率和就业等。作为政府、高等院校和个人的高等教育基准,这个指标体系强调为高等院校创造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经历和体验,并帮助高等院校增加海外人才的竞争性。

 参与排名的国家和地区

       本次研究由墨尔本大学应用经济及社会研究所负责。研究者首先选择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6-2007年度的研究产出排名前50位的国家核地区,然后加上了中国香港和未能进入该排名前50名的另外两名G20成员国印度尼西亚和沙特阿拉伯。之后考虑到数据的不可得性,排除了埃及、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和突尼斯等五个国家。最后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排行。

 

欧洲

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英国

亚洲/

大洋洲

澳大利亚,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韩国,马来亚,新西兰,新加坡,台湾,泰国

拉丁美洲

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

北美

加拿大,美国

非洲/中东

伊朗,以色列,土耳其,南非

 指标体系

        研究者设计了资源、环境、连通性和产出共4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是25%、25%、10%和40%。四个一级指标又分解为20个可测的二级指标(变量)。每个变量得分最高的国家获得100分,其他国家的分值则以占最高分比例的方式来表达。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资源

(25%)

用于第三级教育院校的政府支出占GDP的百分比(2008年)

用于第三级教育院校的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2008年)

第三级教育院校的年生均支出(2008年美元购买力价格)

用于第三级教育院校的研发支出占GDP的百分比(2009年)

人均用于第三级教育院校的研发支出(2009年美元购买力价格)

环境

(25%)

第三级教育中女性学生的比例(2009年数据)

第三级教育中女性教职员的比例(2009年数据)

该国的定量数据的质量(如果现有的数据符合变量的实际定义,则赋值1;如果现有的数据与变量有关但是需要做一些调整,则赋值0.5;否则则赋值0)。

对政策环境和监管环境的定性测量:该变量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 高等院校的多样性(OECD将高等院校分为3类:公立院校、依附于政府的私立院校、独立的私立院校。如果低于90%的学生就学于以上三类院校中的任何一类,则赋值1;否则赋值0。主要针对高级研究项目院校);
  •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指数中的高等教育和培训指数;
  • 基于在Universitas 21会员高校中的调查得出的一个指数(该调查包括三个方面:对第三级院校的监控及其透明度,教师就业状况的自由度,高校CEO的选拔)。

连通性(10%)

国际学生在第三级教育在校生的百分比(2009年)

与国际合作者合作文章的百分比(2005-2009年)

产出

(40%)

高等院校的文章总量(2005-2009年)

人均高等院校的文章总量(2005-2009年)

SCImage数据库的影响因子指数(2005-2009年)

一个国家好大学的密度(采用2011上海交通大学数据,意在反映一个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500大学的概率)。

一个国家最好大学的研究能力(采用2011上海交通大学指数,对该国排名前三的大学的分数进行平均,如果大学排名500名之后则赋值0)。

第三级教育在学人数占符合条件人口的比例(符合条件人口定义为中学教育后五年年龄组的人口,2009年数据)。

24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第三级教育证明的比例(2009年)

总人口中人均研究人员数(2009年)

24-65岁年龄组接受过第三级教育的人群的失业率与同一年龄组中仅接受过中学教育的人群的失业率(后者除以前者得出的比值)

 

 

排行榜

 

国家

总排名

资源

环境

连通性

产出

美国

1

4

3

36

1

瑞典

2

3

10

10

5

加拿大

3

1

29

17

3

芬兰

4

6

8

18

4

丹麦

5

2

26

12

6

瑞士

6

7

34

3

8

挪威

7

5

19

9

12

澳大利亚

8

19

7

4

7

荷兰

9

9

1

20

10

英国

10

27

13

6

2

新加坡

11

8

14

2

22

奥地利

12

11

23

1

18

比利时

13

13

6

8

14

新西兰

14

22

2

5

15

法国

15

14

12

7

19

爱尔兰

16

12

22

11

17

德国

17

17

35

15

9

中国香港

18

15

4

13

21

以色列

19

16

20

27

13

日本

20

29

17

41

11

中国台湾

21

18

16

44

20

韩国

22

21

37

42

16

葡萄牙

23

23

21

24

28

西班牙

24

25

36

29

23

乌克兰

25

10

28

33

35

捷克

26

35

11

22

30

波兰

27

30

5

40

32

斯洛文尼亚

28

31

39

32

24

希腊

29

20

48

30

27

意大利

30

32

42

28

25

保加利亚

31

43

9

19

37

俄罗斯

32

36

30

37

29

罗马尼亚

33

34

15

38

38

匈牙利

34

41

41

25

31

斯洛伐克

35

46

18

21

33

马来亚

36

24

24

35

47

智利

37

39

33

23

39

阿根廷

38

42

32

26

36

中国

39

45

27

48

26

巴西

40

37

38

43

34

泰国

41

38

31

31

44

伊朗

42

26

43

47

42

墨西哥

43

40

25

34

46

克罗地亚

44

33

44

39

40

土耳其

45

28

47

46

41

南非

46

44

46

14

43

印度尼西亚

47

48

40

16

48

印度

48

47

45

45

45

 

小结

 

资源指标

  • 北欧国家(芬兰、挪威和丹麦)对高等教育的政府投资最高,但是按教育投入占GDP的百分比计算,美国及加拿大领先。私人投资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尤为重要。

 

环境指标

  • 就性别比例而言,只有8个国家的女生比例低于50%,印度及韩国高校的女生人数比例最低;相比之下,只有5个国家女性教职员共过半,伊朗及日本的女性教职员人数比例最低。
  • 监管环境最佳的国家是荷兰、中国香港、新西兰、美国、比利时、波兰、澳大利亚和日本,最差的国家是克罗地亚、土耳其和希腊。
  • 整体环境最好的国家是荷兰、新西兰、美国、中国香港、比利时、澳大利亚和芬兰。


连通性

  • 海外学生比例最高的国家为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奥地利,英国、瑞士和新西兰的海外学生所占比例也很大。
  • 跨国联合发表研究论文最多的国家为印尼及瑞士。美国、韩国及日本的跨国合作较少,反映了他们国内研究群体的强大。
  • 综合这两个方面,连通性最佳的国家是新加坡、瑞士和澳大利亚。

 

产出

  • 美国为学术产出最多的国家,中国内地大学的论文发表数量为美国的40%左右,日本及英国为美国的25%左右。
  • 论文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为瑞士、荷兰及美国,英国及丹麦紧随其后。
  • 美国及英国拥有全球最好的大学,但是就上最好大学的概率来看,最好的国家是瑞士、瑞典、以色列及丹麦。
  • 韩国、芬兰、希腊、美国及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入学率领先。
  • 俄罗斯、加拿大、以色列、美国及乌克兰拥有数量庞大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
  • 芬兰和丹麦的人均研究人员数目最多,其次是新加坡、挪威、日本、瑞典、韩国和美国,但是美国仅及芬兰的60%。
  • 失业率最低的三个国家均为东欧国家,分别是斯洛文尼亚、捷克和匈牙利,。
  • 智利、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具有大学教育的人群比中学教育的人群失业率高,反映了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没有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毕业生。
  • 总体产出而言,美国排名全球第一,其后是英国和加拿大;北欧国家整体排名较好,其中芬兰和瑞典并列第四,丹麦第六,挪威第十二。

 

整体排名:

  • 全球高等教育体系排名前六位的国家是美国、瑞典、加拿大、芬兰、丹麦和瑞士。即使不包括产出指标,美国依旧排名第一。
  • 地区相近性:北欧四国(瑞典、芬兰、丹麦和挪威)排名前七位;四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排名18-22位之间;东欧国家(乌克兰、捷克、波兰和斯洛文尼亚)集中在中间;拉美国家(智利、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的排名也比较集中。

 

信息来源:Universitas 21: U21 Rankings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http://www.universitas21.com/collaboration/details/48/u21-rankings-of-national-higher-education-systems

 

 

许海霞整理

 

2012.6.5.



[1]Universitas 21成立于1997年,是由15个国家及地区的23所研究密集型大学组成的国际组织。该组织的目标是协调成员学校的联系和合作,为他们提供独立运作或传统的双边合作无法获得的机会。成员大学包括: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麦吉尔大学,中国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地区的香港大学,印度的德里大学,爱尔兰的都柏林大学学院,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墨西哥的蒙特雷科技学院,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新加坡的国立新加坡大学,韩国的高丽大学,瑞典的隆德大学,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大学,英国的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诺丁汉大学,以及美国的康涅狄格大学、弗吉尼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