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社会分工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是实现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上世纪末,中国政府和学界就开始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发挥大学在构建企业创新体系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反哺大学的学科发展,促进大学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形成这一关键问题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有意识地让产学研合作反哺学科建设,是形成和提升大学学科特色与优势的重要途径。
一、产学研合作反哺学科,形成学科特色与优势的理性思考
就学科总体而言,产学研合作反哺学科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团队建设方面,产学研合作可以聚合科研团队、吸引优秀人才、培养研究队伍;科研能力方面,市场化动力可加速科研方向的探索和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成果方面,促成成果转化的系列化、持续化,实现专利的共享;在科研平台方面,整合国家、地方和企业优质资源,建设高水平的交流和实验平台;科研经费方面,解决纵向课题经费的不足,吸纳横向项目的支持;人才培养方面,带动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其科研能力;科研奖励方面,具有与国家导向一致,紧密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容易受到肯定和认可。
就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地位的学科而言,产学研合作具有不同的作用:首先,产学研合作有利于生成有特色的新兴学科。由于决策周期和资助程序的原因,教育管理部门对新专业、新学科的支持总是滞后于学者和市场的敏感性。市场与高校的直接互动会推动新学科的迅速成长。其次,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一般学科成长为优势学科。许多学科依循原有学科传统,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下维持,一旦通过产学研合作发现新的学科前沿领域和新的知识增长点,就能迅速实现学科知识的更新、发展成优势研究领域,在已有学科基础上生发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和优势。再次,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巩固优势学科的地位。优势学科就是一个学科的特色或优势所在。这些学科能获得学校、地方和国家的重点支持。重点建设和产学研合作两者优势的汇聚,更容易将与社会生产实际结合更紧密的问题提升为新的科研课题,即有利于开拓相关的新领域和新的增长点,甚至实现学科知识的革命性转折。良好的科研平台、优势的科研资源和前沿研究课题都为巩固优势地位提供保障。
二、产学研合作形成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国际经验
就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经验来看,成功的产学研合作总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实现学科特色与优势取得双赢的结果。学科优势的转化以及产学研合作的反哺作用强化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就强调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而言,美国大学最为典型。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资助大学科研的份额从4%上升到了7%,到90年代末达到了10%。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心增加了2.5倍。麻省理工学院以创业型大学开创了大学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产业咨询——技术转让和专利许可——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3种合作形态的不断升级,在带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证了该校是注册专利最多的大学的创新地位。斯坦福大学开创的“硅谷模式”将产学研合作带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斯坦福大学在进行学科群建设的顶层设计时,选择了电子工程、物理和化学三个突破口。由于电子工程系的电子学科群在工业园区企业中应用较好,该学科群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居于世界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群。
在日本,东京大学发展出了基于学科的“Proprius 21”产学合作研究模式,寻找企业和大学的结合点,满足产学双方各自利益,实行研究成果共有化制度,并相应设计了三级运作模式——即企业提出研究目标书;交给产学合作部后,合作部向全校发布研究信息,寻找并确定研究者;与研究者一起制定出研究主题和计划。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合作研究的积极性,如2008年东京大学产学研合作研究经费达523.4亿日元,约占到了外部研究经费收入的16.9%,而且也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如能源开发研究、海洋研究、地震研究、癌研究等优势学科不断发展。东京大学建构起的学部制在产学研合作的助力下,加大学科综合力度,引领了改革专业分化过细的世界高教改革方向。
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通过建立“知识联盟”伙伴项目平台,让教授和企业通过平台沟通研究项目的供需情况,争取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赞助,开展科学研究。通过与化工、航空航天、生物科学、信息技术、医药学等产业的密切合作,使学校的工程学科、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等优势学科的地位更加巩固。
此外,优势学科的产学研也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如美国硅谷产学研合作具有显著的集群性,在优势学科为技术创新和创业服务的同时,硅谷也出现了专门解决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非技术问题的服务者集群,如律师、市场调查公司、公共关系公司等,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产学研合作形成学科特色与优势的中国问题
多年以来,我国的重点高校,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等,通过委托开发、联合技术攻关、技术转让、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入股、创办科技园、建立产学研联盟、创办新企业等措施在产学研合作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就数量而言,高校中一般地方院校是主体,由于学科基础、可转化的成果数量等局限,重点高校的经验难以推广。因此,地方高校中的有些产学研合作形成学科特色的经验,对为数众多的一般高校更有参考价值。
目前地方高校中有许多成功的做法,使产学研合作在促进学科特色和形成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南京工业大学在产学研合作中促进了化工等优势学科的快速发展;天津工业大学在产学研合作中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不仅促进了传统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推动了一般学科的加速发展,而且还促进了新兴学科特色的优势形成。学校具体作法有:一是以拉长学科链的方式使优势学科的特色进一步突显。如纺织学科是优势学科。纺织学科的发展向新材料、纺织技术、纺织机械、服装设计、模特表演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可以带动材料、化学、机械、艺术等学科的集群发展。二是优势学科带动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如膜技术就是典范。原天津纺织工学院1974年成立膜分离工程研究所,后更名为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1995年改制为企业,开始探索产业化生产之路,后组建了膜天集团公司。公司经过反复论证与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膜材料与膜过程研究开发一膜产品规模化生产——膜集成技术的大型装备制造一膜工程”产学研一条龙的生产体系,紧紧依靠学校的科研力量,随时把握市场动向,完善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已成为我国校办企业的成功典范。2004年,公司投资1.2亿元的国家级膜产业化示范工程正式开始投产。2010年,依托学校建立的天津市“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该实验室的特色是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研究,开展膜材料、膜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也为实现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更好地为国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促进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拓展膜技术的应用领域。三是支持新兴学科的发展,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半导体照明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产学研合作中,实现了半导体照明灯具的大规模组网应用,成立全国首家光源与照明专业,协助政府建设天津国家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协助开展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活动,成立天津市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上月又与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就共同建设天津工业大学半导体照明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产学研使该学科站到了全国人才培养和行业标准制订的制高点。
虽然许多高校有不少经验,但就总体而言,我国产学研合作中的深层次问题还存在:
问题一:我国产业化的学科多集中于某些优势的技术学科,学科辐射力不够,应树立学科链对接产业集群的理念,实现学科群的发展。我们在对天津66个企业的调查后发现,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领域集中在电子(22.5%)、机械(17.6%)、材料(15.7%)、化工(17.6%)、医药(10.8%)、农业(5.9%)、环保(4.9%)、节能(2.0%)等领域,其他领域为2.9%。合作高校在这些领域具有学科优势,可见,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还处于由高校向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初级合作阶段。产学研如何促进学科链形成和拓展是需要反思的问题。但现实是许多学科的科研成果不能实现产业转化,最终也无法反哺学科,促进优势和特色的集聚。还有些学科受研究传统的束缚难以实现产学研合作。
问题二: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单一,且受到体制问题的制约,开发潜力受制约,从而影响学科反哺。我国的产学研多集中于理工科的合作研究、技术转移模式,在培训人才、咨询服务和技术创业方面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大学自身体制的灵活性制约了多元模式的构建,如实践教学和重知识体系传授的教学制度的冲突;教师在依托研究成果,建立自己担任法人的公司时受到教师聘任制度的限制等。这些都对学科开展产学研合作构成了制度上的制约,使学科发展的开拓潜力受到局限,即使有合适的成果也难以产业化。笔者在对天津161名有产学研合作经验的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对教师及研究人员的评价体系有缺陷和学校、研究机构对应用性研究开发认识不足是影响产学研合作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
问题三:我国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学科反哺能力不强,应加快产学研合作的水平提升。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得到强化,许多大学将多年积累的成果以各种形式进行了转移,如技术入股等,但在利益分担机制上的不完善,使得许多学校并未真正在产学研合作中得到更多的反哺,如利润的分成、研究经费的提供、实习机会的创造等,还有部分产学研合作实际上是教师的收益代替了学校的收益,反哺作用大大打了折扣。笔者调查的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选择的利益分配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提供科研经费(34.4%)、研究方不参与成果的利益分享、技术入股(24.7%)销售额提成(14%)。能否实现高校的收益,如何将收益转化为学科优势的内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四、产学研合作反哺学科发展,形成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对策建议
目前,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特色和优势形成的观念尚未被普遍接受,其促进学科发展的作用还只是副产品。从国家层面看,产学研合作必须发挥知识创新职能;从大学层面看,产学研合作必须成为形成学科特色,甚至大学特色的主要途径;从学科团队来看,产学研合作将是学科发展的新动力。三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在学科特色与优势形成中的作用。
国家在加大对产学研合作支持力度的同时,应转变评估观念,重视产学研合作促进大学办学特色的作用。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支持力度,除了经费、信贷、税收政策的支持外,应当由教育部、科技部等联合,成立产学研合作评估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设立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发展的专项基金,以申请项目的方式管理,通过每年评估的方式,对促进学科特色形成的作用突出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给予奖励,对形成大学新的办学特色的重大产学研合作成就给以特别奖励。另外,对典型案例加强宣传,逐步使产学研促进学科特色和优势形成的观念被广泛接受,且使各方都能有意识地探索促进机制和模式。
学校要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来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同时要完善产学研合作评估和奖励机制,建立管理部门与学科队伍的沟通机制。高校管理者要意识到产学研合作不仅仅是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表现,也是学科特色、优势和大学特色形成的重要途径,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科反哺意识;在产学研合作的初期,相关的职能部门向大学领导者提供产学研合作对学科发展的作用预测和评估报告,明确将之作为合作目标之一;进行教师评价与奖励制度的改革,改变以往教师激励只重科研论文数量和科研项目数量的制度,将对学科特色和优势形成作用突出的产学研合作活动纳入教师评价和激励体系;高校指定专门的职能部门开展产学研服务工作,定期与合作者所在学科沟通,对产学研合作对学科的促进作用进行反思、汇报和沟通。沟通机制的建立能保证学科特色和优势形成落到实处。
学科团队通过多种方式探索产学研活动促进学科发展的途径,创新学科发展的模式。在组织架构方面,设专人负责学科的产学研活动,寻找学科新的增长点,积极发挥产学研对学科特色和优势形成的积极作用;在发展思路方面,与学校设立的创新团队的建设思路结合起来,建立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发展的团队,走特色创新之路;在人员分工方面,不仅要注重内部资源的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商业化设计、产品开发、管理人才要合理分配,人尽其才,而且吸收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与研究生的培养,使团队具有开放性,让新元素及时进入学科建设。
综上,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特色和优势的形成具有逻辑合理性,其效果也为国内外实践所证实,但在我国,受产学研合作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一促进作用并没有成为产学研合作参与各方的自觉。只有通过国家、大学和学科团队的观念转变和制度创度,将产学研合作的反哺作用制度化,才能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最终促进我国大学特色的形成、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