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教学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解读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这里,我想就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谈点认识。因为,什么是内涵式发展?什么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何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领会、深入研究的。
内涵式发展是与外延式发展相对应的概念。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表现为外形的扩张,而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主要表现为内在品质的提升。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活动,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是一个体系,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涉及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等五个主要变量,只讲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不全面的,这些变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实际工作,哪个变量或者哪个要素作为工作的重点,要看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时而异,与时俱进。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应该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上述五个变量协调统一的发展。当前,强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等教育经过“大改革、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26.9%,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高,3000多万人的在校学生总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党的十八大站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面对由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形势,提出要切实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于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那么,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抓哪方面,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一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灵魂性的东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尤其强调要不断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时效性,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二是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临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种种困难,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因此,必须深化综合改革。我们所理解的综合改革,不是一般的单兵突进式的某一个改革,这里应该包含两重含义。
一个是教育内部诸方面相关联的改革;另一个是教育与政府、社会等利益群体的关系的改革。在高等教育内部,要完善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分类管理,建设优势学科,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坚持开放办学,大力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要积极推进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在十八大报告里专门讲到,特别提出要重视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问题。所以,高校要积极推进招生就业制度改革,而且这不仅是高校的事,也是整个社会的事。在高等教育外部,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大力推动协同创新;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鼓励社会参与,加强各有关部门、各地区的统筹领导,落实保障政策措施,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再是单兵突进式的改革,而应当是系统的,多方联动的综合改革。
三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公平教育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政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调节器。我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结果。教育公平既可能起可正向调节,也可能起反向调节,不能把教育公平看成是一切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由谁决定,还是由社会公平决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认识。但是,实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调节器。十八大报告把“维持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八项基本要求之一,并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其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或者说重要。而且,教育公平的相关制度属于“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一部分,应当抓紧建设。当前,尤其要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上推出新的举措,取得新的成果。在高考改革上,要加快建设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为高校招生选拔录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要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第四,重视教学文化建设。我过去发表过一篇小文章,说过教学文化是教学实践中赖以展开的前提、背景和氛围,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以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的精神气象和氛围的总和。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决定质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知识爆炸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年代里,传统的课堂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需要。在新的情况下,要非常重视教学文化建设,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死气沉沉现象,或者是不少教师上完课就走人根本没有时间与学生交流的情况。要倡导加强教学文化建设,这一点不仅是高校的领导要重视,尤其需要广大的师生、特别是广大教师的积极投入。没有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只要求学校来说,这件事情无论如何干不好。
最后,强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创新素质、创新能力,依然是我国当前乃至长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的一个主要着力点。为此,要不断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职业道德的养成,这应当成为高校一件常抓不懈的工作。高校还应当以创新团队建设、梯队建设为重点,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不断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为教师创设条件,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着力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想,这些方面都是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应该抓好的事情。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再理解领会
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发展应该奉行的一个基准。但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挑战。
2008年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当时我记得是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这个命题,那么今天我们如何在2008年报告提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一,它既是一种关于教育供给的数量与质量的满意,也是一种对教育体制机制的满意。众所周知,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常常是有限的,如何配置和分配这样一些资源,往往是现代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包括制度本身内容的合理性,还要求制度设计的过程应该是合理的。换句话说,它应该是公开的和开放的,是在人民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的形成也是经过一定程序的。
第二,它既是一种关于教育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满意,更是一种对教育政策执行与实施机制的满意。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特别是在升学问题上,一定要坚持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这种政策执行与实施机制能否让人民群众满意,取决于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和领导,能够将教育公平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准则,不仅能够充分认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而且有坚强的意志力与足够的智慧抵御各种压力和诱惑,坚守教育公平的底线不动摇。与此同时,建立起有利于人民群众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措施,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第三,它既是一种个体的满意,是一种社会阶层或群体的满意,更是一种公众的满意,是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满意。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而言,教育资源本身仍然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甚至是短缺的;某些重点学校入学机会的分配,需要取决于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等。同时,它也与不同地区教育资源本身的特点、地区分布等历史与现实的条件相联系。有时往往并不能够完全满足某些个人或群体的要求。所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是一种个体、群体和公众的利益和满意相统一的共同实现。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要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就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建设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从而为高等教育的更好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前提是进一步理顺高校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推进高校依法自主办学,鼓励大学办出特色。在大学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注重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分类发展,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鼓励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争创一流。要明确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各自的性质和使命,努力使它们办出特色。
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关键是树立“书记管心,校长管事”的理念,创新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要认真坚持谋大事、管全局的工作方针,坚持把好方向、抓好大事、用好干部、出好思路,为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校长在党委决策的基础上,依法独立负责学校行政体系的运转,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将学校各项重大决策贯彻落实。
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难点是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要做到学术的归学术,行政的归行政,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涉。要合理分配权力资源,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要充分尊重学术权力,明确党委、行政、学术之间的分工,形成职责分明、统一协调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
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还要全面理解国际化的深刻内涵,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我们要以开放的视野和开阔的胸怀,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创造赢得广泛支持和富有活力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深刻领会、自觉践行、务求实效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等教育战线必须密切结合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实际,深刻领会、自觉践行、务求实效。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一种以质量保障和提升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认识上,各高等学校要密切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观和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凝聚共识,下决心把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从外延式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上来。
第二,体制机制上,依法继续深入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高校内部各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引领、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话语权,支持各高校、各高校内部院系所基于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开展自主变革,增强高等学校和高校内院系所自主变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责任感与使命感。
第三,能力建设上,教育行政部门人员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入高等学校,学校的管理者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入院系所,了解高等学校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和解决。对于学校和学院中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及时总结宣传,对于学校和学院建设中不符合内涵式发展要求的现象和问题,要引导反思,及时纠正,举一反三,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能力。
第四,评价制度上,要尽快建立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分类评价制度,决不能用一套标准来评价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要建立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为核心的绩效评价制度,引导高校在资源配置方面优先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力改善人才培养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