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原栏目)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开展协同创新 提升教育质量——访南开大学校长龚克

时间:2013-09-04 08:24:18  作者:  点击数:

张男星 王春春

(刊载于《大学》2012年9月18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那么,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在协同创新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的条件是什么?作为不同的创新力量,各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应形成怎样的关系才有利于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如何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相结合?高校内部治理应当如何适应协同创新的需求?围绕这些问题,本期“高端访谈”栏目对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进行了专访。

  ●协同创新不仅是科技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人类独有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的一大基本特征。作为创新主体,人是创新体系诸要素中唯一的活的即能动的要素。因此,开展协同创新,首先必须着眼于“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同创新最需要“教育”与“科技”的协同。

  国家创新体系是基于现代科技创新过程中各类创新单元之间存在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由各创新行为主体构成的有机的科学共同体,其功能就是通过协同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大学》:龚校长,您好!您认为,协同创新对于中国高校发展具有什么战略意义?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要如此强力地推动高校的协同创新?

  龚克校长(以下简称龚校长):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现在为什么要强调“协同创新”?无疑,这是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总书记为什么要提出“协同创新”的新要求呢?我认为答案在于,协同创新首先是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何谓“内在”?就是说,不是来自外部的行政意志,而是内部规律使然。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学科进一步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其实,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内在的整体。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就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将科学划分为若干不同领域,这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其实,从物理学和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直到社会科学,这中间存在着连续不断的环节。这些环节无论在哪一处都不可能被扯断。”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当代科学技术正在走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统一,主导方面是学科的交叉集成。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的科学研究已经走过了少数“万能科学家”称雄的个人英雄时代,进入了一个讲求多方合作、协同创新的“大科学”时代。

  “大科学”是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多学科的交叉为特征、由科学家群和技术人员群共同进行协作攻关的一种科学研究方式。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科技创新与进步经历了由个体引领、团队合作到全社会协同参与的过程。1961年,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在《科学》杂志上撰文,讨论大规模科学研究给美国带来的影响,文中使用了“大科学”的概念。此后,随着科学技术以其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和深刻影响力向前发展,“大科学”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同。在曼哈顿工程之后,阿波罗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又成为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我国的“两弹一星”研制工程,也堪称协同创新进行大科学研究的典范。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更加凸现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科学技术将会进入公众广泛参与、全球协同竞争的新时代。

  协同创新不仅是科技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人类独有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的一大基本特征。作为创新主体,人是创新体系诸要素中唯一的活的能动的要素。因此,开展协同创新首先必须着眼于“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同创新最需要“教育”与“科技”的协同。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实施协同创新的最好切入点。胡锦涛总书记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提出协同创新的新要求,我理解,就是希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通过开展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更多样的模式和更广阔的平台,全面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你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协同创新对于中国高校发展的战略意义,我认为,以高校与其它科技研发主体协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2011计划”,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体现了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机制创新一体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将把高校带入一个新的发展天地。因为协同创新不仅是对科技发展规律的自觉适应,而且也是对人才成长规律的自觉适应,它不仅将推动科技的进步,而且将推动教育的进步。

  《大学》:您认为,协同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一种什么关系?

  龚校长:正如刚才我们谈到的,今天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研究是超越任何科学家个人能力之上的,需要调动一国之内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协作,甚至进行跨国合作,才能实现突破和创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7年发布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报告指出:“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创造、传播、应用各种知识的行为者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创新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行为者在作为知识生产和使用的合作系统中的元素是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它们使用何种技术。”也就是说,国家创新体系是基于现代科技创新过程中各类创新单元之间存在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由各创新行为主体构成的有机的科学共同体,其功能就是通过协同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开展协同创新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个好的体系中,各要素必然是优化组合和高效协同的。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创新要素彼此隔离导致资源效率低、创新效益差。可以说,没有协同就不成体系。为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把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今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又专门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出重大部署,把加快建设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提出要研究制定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统筹各类创新单元协调发展,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各展所长、协同创新,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同时也是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军民结合国防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中的生力军。高校的这种“全方位介入”的定位根源于高校“育人为本”的性质。人是各创新子体系中的核心要素,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为各子体系培养人才,并且这种人才培养不能游离于体系之外,而要嵌入其中。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分类管理,不断优化结构;同时,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11计划”也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性出发,提出要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不同类型、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可以说,只要定位合理、特色鲜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都可以在协同创新中有所作为。

  《大学》:您认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协同创新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龚校长:根据先前提到的《科技规划纲要》,我国正在建设的国家创新体系包含五个子体系:一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在这五个子体系中,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同时也是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军民结合国防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中的生力军。

  高校的这种“全方位介入”的定位根源于高校“育人为本”的性质。人是各创新子体系中的核心要素,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为各子体系培养人才,并且这种人才培养不能游离于体系之外,而要嵌入其中。为此,高校必须自觉认识自身任务的多重性,主动而又各具特色地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开展多方面的创新活动。在认识“多重性”任务的同时,还要认识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的“源头性”特点。从世界范围看,各发达国家无不把高校作为其从事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这是因为:第一,高校具有多学科综合的优势;第二,高校不仅聚集了大批知名专家学者,而且有不断流动的充满创造活力的年轻教师和学生;第三,师生之间比较自由的学术交流和广泛的国际联系使高校具有信息上的优势。这些因素使得高校最易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知识,从而成为知识创新的载体和技术创新的源头。

  说到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上述共性特点在具体表现上又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各高校在创新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定位和特色。为克服高校的同质化倾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分类管理,不断优化结构;同时,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11计划”也从我国高等教育的这种层次性出发,提出要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不同类型、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可以说,只要定位合理、特色鲜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都可以在协同创新中有所作为。像南开大学这样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更应该主动面向重大需求、适应国家战略,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协同创新,承担大项目、带动大协作、建设大平台、汇聚大团队,从而创造好成果、培育好人才、形成好机制,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较以往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等合作形式,协同创新最大的特点在哪里?如何才能避免有协同无创新的现象,以及避免形式上的、质量不高的协同创新?

  龚校长:以往的产学研结合、联合攻关等合作形式,旨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是以科研项目为中心而进行的合作。而开展协同创新,不仅要出成果、出人才,更要形成机制、持续发展,也就是要探索建立有利于突破创新要素间的协同壁垒(包括观念的、行政的、经济的种种壁垒),有利于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活力的体制机制,形成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你刚才提到的“有协同无创新”现象是确实存在的。有学者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四同”:先是同心协力争项目,拿下项目之后是同床异梦,甚至为利益分配同室操戈,最后在产出上同归于尽。我以为,看到这种现象、抨击这种现象还不够,关键是要以分析的态度找出并消除其成因,从而最终克服它。“2011计划”之所以特别强调以体制机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原因即在于此。怎么改革?必须首先在承认各协同主体的主体地位和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有利于各主体平等、共赢的协同机制。具体说来,就是要突破狭隘的“以学科为本位”的科研体制,改变固化的“学科-行政-经济(指利益分配)”为一体的管理机制,形成以问题为导向和以项目为纽带的动态组合的体制机制,并建立以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为最高准则的评价激励体系。

  ●协同创新中心要成功建立,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主体的自主性、要素的互补性、合作的便利性。从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不同特点看,“公益性”和“竞争性”的差异是校企协同创新必须直接面对的问题。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的紧迫任务。企业越是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源头创新的需求就越强,双方合作的空间就越大。

  从组织管理角度看,建立不同协同主体之间的“共赢”机制更为关键,为此,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确定总体发展路线,负责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实现开放共享、互利互惠、持续发展。

  在协同创新中,高校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不是来自外部,而在于能否先把内部资源整合、协同起来。为此,各高校要以开展协同创新为契机,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突破,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首先把学校工作中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任务先行“协同”起来,全面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大学》:随着“2011计划”的启动实施,各地“协同创新中心”相继成立。您认为,协同创新中心能够成功建立的条件是什么?作为不同的创新力量,各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应形成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有利于协同创新?

  龚校长:协同创新中心要成功建立,我认为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主体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协同的各方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而是基于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对责任的共同担当、对目标的共同追求,而自愿组合在一起的。

  二是要素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可以是横向的,即要打破横向壁垒,开展校校、校所、校企、校地协同以及国际合作;也可以是纵向的,即要贯通纵向链条,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由分割状态向实现整个创新过程的上中下游联合贯通方面转变。不论横向还是纵向,“互补”才是协同创新的内在要求,如不具备“互补性”,则协同本身无“必要性”可言。

  三是合作的便利性。这是实现创新效率和效益的要求。如果协同主体之间资源、人员的共享和交流不具备便利性,那么这种高成本的协同是不可能持久的。要实现这种便利性,除了客观条件之外,还要求体制机制的灵活性--形式可多种多样,人员可进可出,工作有分有合,实现人员、信息、资金等有效便捷的流动和配置。

  基于以上三个条件,我认为,各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应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自主、互补、便利的关系,才有利于协同创新。

  《大学》:就目前成立的协同创新中心而言,您如何看待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

  龚校长:据我所知,现在有不少高校与企业的协同中心正在筹建和组合之中,而且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很早就开始了,甚至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前的校办工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高校科技企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拥有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企业与拥有较大办学自主权的高校之间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宽,层次越来越高。目前,校企合作已深入到行业产业领域,朝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更高层次发展。建立战略联盟的目的就是要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把优势企业的产业资源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整合在一起,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企业技术骨干,同时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在国家重大需求的平台上得到锻炼提高。

  另外,从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不同特点来看,“公益性”和“竞争性”的差异,是校企协同创新必须直接面对并妥善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是常态,而高校要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保持其“公益机构”的性质,就不仅需要校企之间妥善处理诸如知识产权之类的事项,也需要在国家和全社会层面形成相应的法律体系和文化环境。然而,必须看到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行业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重大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核心共性技术的创新,涉及研发环节多,资金投入大,技术风险高,需要在整个创新链条中发挥产、学、研的各自优势。但目前,我国行业产业技术创新多数还处于分散、封闭状态,企业之间由于存在利益竞争,不仅少有合作研发,甚至还彼此设置技术壁垒,使得整个行业产业在核心共性技术上难以取得突破。而高校凭借其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密集的高端人才优势,在攻克关键难题和研发共性技术方面,以及向企业开放共享科技资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善于把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转化为能够使双方合作共赢的互补性,以高校为主体实施校企协同创新,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促进教育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作为知识创新骨干的高校与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在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得到了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强有力推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在大会强调的“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问题上,有些记者从我国企业整体上研发创新能力尚不够强的状况出发,认为“以企业为主体”不现实或应是“将来时”。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妥。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的紧迫任务。高校要自觉主动地为实现这一任务做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努力,企业也要自觉担当历史使命,主动地在需求、投入、研发、应用各个环节挑起“主体”的重担。事实证明,企业越是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源头创新的需求就越强,双方合作的空间就越大。

  《大学》:协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要在全社会甚至国际范围内突破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界线与制度上的局限,可能还会涉及资源共享、知识产权、利益分割等问题。对此,您认为高校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龚校长: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确实会涉及资源共享、知识产权、利益分割等诸多问题。现行的体制机制是被重重利益链条所捆绑的,要突破这些链条绝非易事,但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一方面需要转变思想观念,确立以“协同”为核心的价值准则,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创新组织管理,建立“共赢”机制。

  从思想观念来说,瞄准“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组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实施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实质性合作,首先需要眼界的放开、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跨越、境界的提升。这就必须要有“追求大事业、构筑大舞台、组建大团队”的大视野、大思路、大胸怀、大气魄、大境界。倘若一切皆以自己和本学科、本单位为中心,局限于狭隘的学科、单位发展需要,斤斤计较个体和小团体的得失,是不可能实现协同创新的。

  从组织管理角度看,建立“共赢”机制更为关键。只有通过深化改革,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探索和建立有利于激发、释放创新活力的新体制新机制,才能多方汇聚各种创新要素,有效整合内部外部资源,从而真正出成果、出人才,实现协同各方的“共赢”局面。为此,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确定总体发展路线,负责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在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方面归属的基础上,实现开放共享、互利互惠、持续发展。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要解决利益冲突问题,首先必须正视主体间的利益差异,进而探索求同存异的合作模式。对主体正当利益的任何否认、回避都会妨碍协同创新。

  至于在协同创新中高校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我认为还不是来自外部,而在于能否先把内部资源整合、协同起来,也就是能否真正做到“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高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先行“协同”起来,实现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

  为什么这样讲?“2011计划”以高校为实施主体开展协同创新,不仅要出成果,更要出人才。我们讲“君子务本”,高校的根本使命和首要任务就是“育人”。1999年开始施行的《高等教育法》第31条早就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并没有把这些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的结合上,总是或偏重一头、或各自为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政策方向是要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教学毫无疑问是育人的重要基础性手段,但科研也是育人,而且是培育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尤其重大科研项目更是成为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平台。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重大科研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出大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够出领军和骨干人才。中国高校只有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支撑平台,才能锻造出更多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优秀科技人才,才能培养出众多属于中国自己的一流科学技术大师。“2011计划”能否真正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要看高校在协同创新中能否实现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因此,各高校要以开展协同创新为契机,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突破,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首先把学校工作中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任务先行“协同”起来,全面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开展协同创新要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内容、模式结合起来,实现“三个转变”:在培养观念上,要从“学科为本”转变为“育人为本”;在培养内容上,要从“知识传授”转变为“提升素质”;在培养模式上,要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各要素的协同,主要是行政与学术的协同、资深与新生力量的协同。这种协同落实到高校内部治理的制度层面上,就是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处理好党政分工合作关系,同时着力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建设,健全完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的运行机制,既提高行政效率又促进学术民主;此外,还要切实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积极探索学生通过学生代表大会参与学校治理的制度,民主治校、阳光治校,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冒出来”、成果“创出来”的良好内部环境。在操作层面上,则要努力实现研究与教学的协同、学科与学科的协同、传统优势和创新方向的协同。

  《大学》:您始终强调高校应当以育人为本,那么,协同创新如何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相结合?

  龚校长:上面我们谈到,协同创新不仅要出成果,而且要出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以高校为实施主体开展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因此,开展协同创新要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内容、模式结合起来,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在培养观念上,要从“学科为本”转变为“育人为本”。学科是集教学、科研、队伍、基地等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育人平台,学科建设要为育人服务,要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和人才脱颖而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在培养内容上,要从“知识传授”转变为“提升素质”。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必然具有良好的素质。素质是包括品德、知识、能力、作风、体魄等的综合性概念。对目前过于注重知识的状况而言,特别要下功夫转到“能力为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科研实践是促成这种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是在培养模式上,要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都应该是主动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与发展的主动性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加入创新团队,在“寓教于研”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本领。

  总之,我们要建立健全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以协同创新项目为依托的“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大学》:您认为,高校的内部治理应当如何适应协同创新的需求?

  龚校长:现行《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包含四个要素--党委、校长、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育规划纲要》又增加了第五个要素--学生代表大会。在这“五位一体”的治理结构中,各个要素各有职责和角色,只有搞好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才能形成合力,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整合高校内部资源,进而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各要素的协同,主要是行政与学术的协同、资深与新生力量的协同。行政与学术的协同比较好理解,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进行必要的分离之后,还应当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搞好相互协同--行政机构和后勤部门要以有利于服务教学与科研一线、有利于统筹协调提高效率为原则,搞好管理服务;学术委员会要发挥学术上的咨询、审议作用,并对管理服务进行评议监督。而资深与新生力量的协同是指高校作为集聚和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不仅拥有一大批资深的学术带头人、知名专家学者,以及长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各类教职员工,每年还不断有大量的充满创造活力的青年教师和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作为新生力量加入进来,这两部分人员也要协同起来,通过相互帮扶、团队发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共同打造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创新要素中“人”的能动作用。

  行政与学术的协同、资深与新生力量的协同,落实到高校内部治理的制度层面,就是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处理好党政分工合作关系,同时着力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建设,健全完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的运行机制,既提高行政效率又促进学术民主;此外,还要切实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积极探索学生通过学生代表大会参与学校治理的制度,民主治校、阳光治校,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冒出来”、成果“创出来”的良好内部环境。

  除了要在制度层面力促行政与学术的协同、资深与新生力量的协同,高校还要在操作层面努力实现研究与教学的协同、学科与学科的协同、传统优势和创新方向的协同。研究与教学的协同,就是要把“寓教于研”和“寓研于教”结合起来,将“出成果”与“出人才”统一起来;学科与学科的协同,就是要打破各学科界限,促进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和集成创新;传统优势和创新方向的协同,就是要立足自身特色和已有优势,瞄准学术前沿和重大需求,确定协同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在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整合内部创新资源的同时,高校的外部环境也需要有新的变化。例如,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服务要变革,社会各方对高校的认识以及与高校的关系也要变化,都要向着尊重自主办学、支持改革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方向变化,从而形成有利于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区域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有机融合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