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山西中医学院八项措施支撑人才队伍建设

时间:2012-12-10 09:21:30  作者:  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力争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山西中医学院积极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晰了人才工作的思路,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人才强校工程)、贯彻落实一条主线(引培并举、分级建设、机制创新、整体提升)、牢牢抓住两个抓手(卓越计划、聚英计划)、大力突出三个重点(引大才、大育才、育大才),并具体通过实施“八项行动”,把工作思路落到实处,着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一是高层次人才引进行动。建立有区别、分层次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采用刚、柔两种引进途径,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人才建设项目,加大力度引进学校特需的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创新拔尖人才,形成一支引领学科发展、主导学术方向、扩大学科影响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
      二是傅山学者特岗行动。参照“三晋学者”做法,围绕国家中医药重点科研领域、学校重点学科发展方向,灵活设立“傅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全国招聘在本学科领域做出较大贡献、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强化高层次人才资源集聚力度,迅速提高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关键领域攻关,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三是领军人才培育行动。紧紧围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分别遴选学科、科研和教学方面的领军人才5~10名,加大资助力度,完善配套保障,积极鼓励和扶持他们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实现我校教学、科研在国家级奖励的突破。5年内遴选20名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后备领军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提供经费和待遇保障,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提升学术水平。
      四是青年英才腾飞行动。以业务能力提升为核心,以骨干培养为重点,建立并形成较为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实施“启航传承”项目,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强化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实施“学历提升”项目,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进行攻读学位、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继续学习。实施“名校访问”项目,每年选派3~5名青年教师进名校、拜名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访问学习。实施“实践提升”项目,在科研院所建立培训点,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实践能力培训。
      五是教学名师培养行动。围绕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培养、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学名师分级建设、遴选、管理和考核机制。每两年遴选一批热爱教学、坚持在一线工作、潜心研究教学规律、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名师,分别给予教学大师、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给予相应的待遇,建立相应的工作室,资助其开展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为培养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名师的突破。
      六是团队建设深化行动。按照“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原则,重点建设省级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不断完善校级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的遴选和培育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标志性成果为目标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着力建设一批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努力实现国家级团队零的突破。
      七是管理干部提升行动。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养体系,持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善干部管理考核制度,探索建立能上能下、进退有序的干部选任机制。既要注重选拔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学历高、职称高的青年教师充实到管理岗位,又要试行“能管能教”,通过任期制、轮岗制转回到教学科研岗位,畅通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之间的通道。
      八是辅导员队伍发展行动。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遴选、培养、管理和考核机制,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全面落实辅导员的政治、生活待遇,完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政策,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管理干部担任兼职辅导员,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步伐,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流动有序、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