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
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绝非权宜之计

时间:2012-11-30 09:08:41  作者:  点击数:

 

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从世界学术中心转移的历史路线图来看,都以所在国家某种类型与程度的重大战略变革为背景,每一次世界学术中心的转移,都伴随着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都引发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都促进或带动了一个国家或区域若干产业的发展甚至产业革命。这也清楚地表明,一流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大学内在逻辑,两者相互交汇产生的巨大需求推动了大学的跨越式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大学发展方式改变

  要转变大学的办学理念,探索大学发展新路,改变大学科研评价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最关键时期。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面对着这种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发展与大变革,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推动并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是要转变大学办学理念。我们在锁定世界一流参考坐标的过程中,容易陷入以追求指标、以论文为导向的思维,导致在办学方向上带来概念的冲突。其实,中国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既有中国特定文化的因素,也有世界发展的共同背景,越来越吸引全世界一流学者的目光。从科学上解释和技术上解决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能够在若干方面引领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不可替代的贡献。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世界一流大学都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二是要探索大学发展新路。在学校发展中有一些人认为:“服务国家战略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来说,很大程度上是权宜之计”,这些看法主要基于对美国一流大学目前现状的借鉴,但却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和规律性。我们必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现并凝练出制约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完全可以在研究和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的过程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发展新路。中国特色不仅能够与世界一流统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也是到达世界科技前沿的最佳路径。

  三是要改变科研评价机制。一方面,以论文、专利、著作等评价大学的科研水平,很难把教师的精力聚焦到“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科研目标上来;另一方面,以承担科研任务数、主持科研项目数来衡量大学的科研水平,很难鼓励教师潜心研究、去追求解决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重大问题。必须以注重原始创新质量,注重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贡献度为导向来评价科学研究。

  四是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的教师和死记硬背的学生,而是真正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也为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保证协同创新的整体有效推进

  对每一个协同创新中心来说,特别要注意协作的意愿与目标、有效沟通等3大要素

  教育部、财政部最近召开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会议强调,该计划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必将改变高校目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相互脱节的现状,形成有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学科、科研整体提升的体系。

  “2011计划”的工作重点是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协同创新中心。对每一个协同创新中心来说,特别要注意协作的意愿与目标、有效沟通等3大要素,以保证协同创新的整体有效推进。

  协同单位间的有效沟通是推进协同创新的关键。在长期分散、封闭、孤立的惯性思维下,要推进协同创新,需要克服的困难非常多,且往往不是资金投入能够解决的。

  首先,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牵头单位,并且牵头人应是真正的战略科学家。一要有足够的胸怀来容纳大家,调节互相冲突的各种力量、利益、条件、立场和思想,把原本的相互竞争关系要转变为协作关系;二要有足够宽的视野来协调大家,不局限于局部利益或局部的思考,要能把各单位单方面的优势整合为集体的优势;三要有足够的能力来组织大家,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为共同的目标作出最大的贡献。

  其次,从组织结构上讲,牵头单位与协作单位之间要建立协调沟通机制,要建立协同单位之间人财物的合理流动与调配机制。对于每一个协同创新中心,因为不同的目标和不同协同单位间的特点,所需要体制机制不尽相同。协同创新中心不像成员单位是一个实体性机构,也不需要形成一个实体性单位,而是围绕着协同目标的完成,设计出各成员单位都接受的人财物的合理流动与调配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必须紧紧围绕协同目标的实现,务求实效。

  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创新资源

  努力形成多模式协同创新、多方互动共赢的格局

  上海交通大学积极整合校内外、国内外的创新资源,努力形成多模式协同创新、多方互动共赢的格局:

  一是以人才、项目、基地为载体,全面深化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比如,上海交大与中海油等联合引进“千人计划”,打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两栖人才”;面向国家紧缺人才和行业急需人才培养,与中核电、中广核联合成立核电学院,与中航工业合作共建航空航天学院;围绕重大项目合作与技术攻关,在飞机发动机核心部件研发与产业化、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轻质高强新材料、智能电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二是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不断开拓校地区域协同创新。在上海市的支持下,上海交大成立了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全新的体制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企业想做而做不成、风投想投而不敢投、政府想干而没法干”的技术研发与服务,组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产业化共同体。

  三是以学科交叉和创新资源共享为纽带,大力加强校校、校院协同创新。面向科学前沿和新型行业产业,通过学科交叉,组建自然科学研究院、空天研究院、核电学院、系统生物医学、转化医学中心等;与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在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四大领域全面合作;与上海理工、上海二工大等地方高校全面合作共建,通过大手牵小手,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此外,上海交大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创新。与此同时,积极吸引国际一流的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构建国际教学与科研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6255版,作者马德秀,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