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佩忠
若干个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科间产生了依赖、促进、移植等互动行为,这种多学科的集合称之为学科群。学科群建设是高校整合优势资源、凝练办学特色和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按学科群分层次进行学科建设,有利于相关学科的相互支撑、渗透,催生新兴学科,推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多学科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整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术资源共享,开拓学术思想,促成跨学科创造性研究成果的产生;有利于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充分实现学科集约化发展。
一、学科群的内涵和建构依据
对学科群的理解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学科群的组建是围绕着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或者某一具体的系列研究来组织实施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承担大型科研攻关项目,获取重大科研成果,学科群建设的本质是科研。而不是学科自身”,强调学科群的特征表现在学科群的组织上,提出了学科群由上游理论研究和技术基础研究、中游开发研究和下游与产业接轨三部分组成。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科群是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若干分支学科。它是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多个学科的组合,这些学科可以是同一学科门类的,也可以是不同学科门类的”。第三种观点是将现有学科分为五大学科群,即“数理学科群、物理学科群、生理学科群、心理学科群和事理学科群”问。概而言之,学科群是由若干个学科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互相移植。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多学科的集合。如果按不同的集合方式,学科群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是从同一母体学科逐渐衍生发展的分支学科群;二是相邻或相近学科互动而产生的相关学科群;三是跨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群。
机理是事物变化的理由与道理。高校学科群建构的主要依据有三方面:学科发展内部规律、社会需求顺序、科学的层次结构。首先,高校学科群是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系统,它的发展受到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内部规律制约。学科发展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有学者将其比作采矿时的掘进前沿依次推进,即所谓学科发展的“采掘模型”。处于采掘前沿附近的学科,如果适逢社会需要,就成为生机勃勃的“当采学科”,犹如学科的“富矿”,远离采掘前沿的学科,全盛期已过,犹如学科的“贫矿”。采掘层次的依次推进,反映学科兴衰更迭,决定各门学科主攻方向的转移。第二,学科的兴衰与社会的需求顺序相关。“当采学科”就是指那些处于科学发展内在逻辑和社会需求交点上的学科。科学采掘顺序与社会需求顺序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关的,当采层次的更迭大体上决定着社会急需技术和产业的交替。学科带头人如果缺乏对学科发展规律的整体研究,不探索新老学科更迭的机制,盲目在学科之林的某些狭长地带密集“开犁”,将会导致学科发展的停滞、衰退,所以一流大学学科群的带头人和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都应自觉地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和国家、区域社会需求顺序对学科兴衰的影响,及时更新学科群结构,选准各门学科的主攻方向。第三,科学是有层次结构的。按钱学森的科学分类结构模式,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作者可以从自然辩证法和社会辩证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到启迪;数学则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系在一起;而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则是比数学和社会科学再下一个层次的科学,它们必须从上一层次的学科中获得发展的动力。高校学科群的科学建构必须遵循以上三大基本原则。
二、高校学科群建构的内部机理
学科群特定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学科群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学科群的质量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在学科群建构时,在内部组成结构上要着重解决好学科间“源”与“流”、学科分化与综合、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间的矛盾和关系。解决这些矛盾的原则和途径,便构成了高校学科群建构的内在机理和方法论。
静态线性地分析高校学科群的结构,一般具有六个基本要素:第一,要有带头学科。带头学科在学科群中代表“群”的发展方向,与其他学科互动容易产生新的生长点,主动承接重大科研项目,发起组织其他学科协同攻关。第二,要有高水平的基础学科或技术学科作为支撑。科学理论对于技术乃至生产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先导作用。有无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作为源头,是高校学科群是否具有坚实发展基础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要有新兴学科。新兴学科就是“当采层次”,处于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内在逻辑的交点上,有旺盛的生命力,学科群中注入了这些新鲜血液就显得年富力强、生机勃勃。第四,要有萌发“新枝”的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一般比较“稚嫩”,只预示美好的前景,还不具备强大的实力;而传统学科由于它们对现实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良好匹配,一般具有较强的实力,能以其发展成果支援新兴学科的发展。反过来,新兴学科的发展又能为传统学科的改造注入新的活力,使它们“老当益壮”、萌发新枝。第五,相关学科间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学科群的结构反映学科内部的逻辑关系,相关学科间通过相互嫁接原理和方法,相互借用技术与手段,组织联合攻关,解决前一学科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学科间呈现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网络联系,产生不可低估的合力,融合多学科思想、凝聚多学科知识颗粒的新兴学科就会破土而出。第六,下游与相关产接轨。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当前,社会需求对于科技的推动更加明显,要求高校学科群具有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等技术化的中介环节,主动与产业接轨。
动态立体地分析高校学科群的结构,其组织形式主要有五种,即树状型、行列型、网络型、星团型和原子团簇型。“树状型”是以一级学科为树干,延伸出若干二级学科的枝丫,按学科层次分级建构而成的学科群,特点是“学科发展方向的单向性与学科关系的平行性”。“行列型”是以性质相近的学科组成学院,构成学科群的“列”,以重要的综合性研究任务为纽带,组成横向联系的学科群,以研究中心或研究院为组织形式,构成行列的“行”,特点是以现有的行政管理机构将学科群联系起来并集中进行建设。这是目前高校最普遍的学科群组织形式。“网络型”是指学科群在纵向上具有明晰的学科层次,横向上则表现为相关学科、跨学科的有机联结,特点是“无论在一级学科范围之内,还是几个一级学科之间,其网络的联络点都是二级学科和学科方向。而且以学科方向为主”,“突出了对科研的共同课题进行联合攻关的要求”。“星团状型”是指由核心主干学科、骨干支撑学科、外围学科分层交叉构成学科群,在有实力的核心主干学科带动下,催生和促进群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全局性重大影响的相关高新技术学科和应用性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其特点是组织的松散性。“原子团簇型”是指以带头的二级学科为中心、周围环绕着若干个二级学科点,甚至研究方向交叉融合的结构模式,它的特点是“学科群的核心是带头学科;学科群是动态变化的,参与构成学科群的学科往往呈增加趋势”。按群内学科结合的紧密程度,高校学科群的建构形式还可以分为:由强有力的行政机构把相关学科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实体型学科群、由稳定的学术团队组织起来的紧密型学科群和由重大科研课题联系在一起的松散型学科群。
学科群作为一个有机体,内部组织结构反映的是学科之间的逻辑互动关系。学科群中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知识对流、模式组合、方法碰撞等形成学科群协同效应,通过合理、持续的激励,学科群协同效应能有效地转化为学科群发展的动力。学科群内部学科间遵循协同共生原则,各个学科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合理的学科群结构就像生命体一样,一个学科的发展可以为另一个学科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营养。这种联系称为学科链接。学科群内各学科之间如果形成生物链和生物环,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正反馈,在其作用下,链上的各个学科都能得到迅速发展。一般来说,学科群内一个学科往往与多个学科发生作用,因此学科之间不仅有链状关系,而且还呈现交叉的网状关系。学科生物网的形成就像“生态养殖”一样可以大大丰富群内学科的生长点,增强学科的共生效应。要想实现学科群的共生效应,学科群内的带头学科要发挥凝聚和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科发展;学科群内的支撑学科对带头学科起到明确而充分的支撑作用,要像树根一样给带头学科提供营养;相关学科与带头学科、支撑学科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和互动作用。学科群内各学科之间的互动存在着三种效应:一是多学科综合效应。学科群通过采各学科之所长,集各学科理论之精华,凝聚各学科的资源和力量,形成综合实力,组织联合攻关,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建构出自成体系的新学科。二是学科交叉融合效应。在学科群中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网络联系,多门学科研究共同问题,最容易产生交叉学科。在跨学科活动中,最初要建立的一系列立足于交叉地带的概念、关系、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形成一个新的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体系,从而发展成为新的交叉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三是学科间的横向效应。在学科群中,多门学科以多方面特定的共同点为研究对象,用抽象的方法研究多学科领域共同的东西,使很多不同的学科领域拥有共同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产生很多新知识颗粒,改变整体的学科格局,产生新的学科。
学科群内部的动力效应,是组成学科群的学科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秩序、方向、效果显示出“群”的特征,表现出“群”的同型性、凝聚力、集约化及开放度。群内学科结构同型与方法功能同型,在各学科集体科研攻关时把一个学科领域的原理迁移到另一个学科领域,从而产生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学科群中重大项目对各学科的发展导向,以及学科群带头人的学术号召力,显示了学科群对于学科的凝聚效应,这是普通学科组织所缺乏的。“群”的集约化贯穿于学科群多学科融合过程的始终,集中表现为学科分化与学科综合的有机集成、学科资源的高度共享。学科群对于物质、能量、信息的拥有量形成学科群场域,学科群与其外部环境系统的关联强度,成为学科群开放的必要条件。
三、高校学科群建构的主要路径
高校建构学科群一看需要,二看条件,其中最为基本的条件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要有重大项目,这是能够把各学科凝聚在一起的纽带。这种项目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科领域宽、学术含最高、研究时间长等特点。第二,要有主干学科,这是组建高水平学科群的坚实基础。尽管是多学科组合、跨学科协作,但其中必须有一、二个强学科作为中坚力量。第三,要有知名学科带头人作为学科群的组织者。学科群的组织者应该是一位“领导型学者”:要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学科群是围绕某一巨大学术工程而组建的,必须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把大家引到科学研究的前沿,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该学科带头人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要具有战略思维、高视角、大视野,善于掌握信息,抓住机遇,锲而不舍;要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能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尽量减少摩擦和内耗;要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第四,要有阶段性成果,学科群都是在一定的学科力量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明确的目标、完整的计划和具体的步骤,一般运作时间都比较长,有阶段性成果,可以起到“加油站”的作用,有利于看到希望,稳定队伍。第五,有支撑条件。不只是人、财、物等条件,更重要的是广泛的学术民主、活跃的学术思想、严谨的学术风气、浓厚的学术氛围,致力于把学科群办成一座开放、和谐的学术殿堂,允许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派别并存,允许探索失误,开展批评。
学科群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化学校的组织行为,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高校学科群建构的主要途径有:①以机构调整为契机组建学科群。以构建学科群为目标进行院、系、学科调整,符合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打破学科壁垒、优化学科结构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按学科群建院不是多学科的拼盘,而是学科间的优化组合,有带头学科、基础学科,吸收一定比例的新兴学科和具有派生新学科能力的传统学科,形成互相促进、相互依存的学科群,其协同效应才能更好地发挥。②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纽带组建学科群。重大项目建设是学科群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群内各学科间联系的纽带。通过重大项目立项,明确研究目的、方向和重点,发挥多学科的优势,组织不同学科的学者和资源,形成“学术集团”。只有通过重大项目的合作研究,学科群内的各学科专家才能走到一起、优势互补,才能显现学科间的综合、交叉、横向效应,才有可能产生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才能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学者,提高学科群的整体水平。③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重点组建学科群。大学内部学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个时期总有一门或若干门学科发展特别迅速,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学校应选择那些属于国家优先发展领域、具有传统特色和竞争力,在学校的学科发展中能够起示范、推动作用,并能体现学科群发展方向的优势学科,作为学科群的带头学科。同时,给予倾斜政策,改善带头学科的科研与实验条件,加强其学术队伍建设,以发挥其凝聚和辐射作用,实现学科群内分支学科发展的凝聚力、协同力的强化,带动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学科综合效应是高校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很多高校以“学科齐全,具有综合优势”自诩,其实相当一部分高校由于内部组织壁垒存在,学科综合并未成为现实优势。对于这些学校来说,学科群的建设就成为学校凝聚特色和品牌的关键问题。建构学科群要求高校在组织体制、工作方式、人员流动和利益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一是要组建若干大学科委员会。对分散在不同学院中相同、相近的学科进行统一管理,相邻学科组建成一个大的学科委员会。既保持原有行政体系的独立性,又加强相关学科间横向联系,为拓宽学科面,凝聚各方力量,扭转学科梯队、课题组规模越来越小的倾向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浙江大学正在探索建立的学部制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二是要建立矩阵式的组织体制。可以建立一批横向的跨学科的研究所、实验室;或结合重大项目组成研究实体,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群体优势,促进形成不同学科,不同学术思想碰撞、交流、切磋的机制;或以教育、科研、开发一条龙的形式,组建多门学科合作的高技术孵化器,从而形成一个源流结合、纵横交织的矩阵组织体系。最为典型是日本筑波大学矩阵式组织模式。三是要采用“两栖式”的人才管理办法。矩阵式的组织体系,使教学科研工作者能以“两栖”方式工作,既从事本学科工作,又参加跨学科合作,不离母体,源流相济。横向组织在起步时一般不宜急于建成实体,可以打个框架,摸摸路子。在定任务、定经费的前提下,要赋予学科带头人以跨学科聘用人员的权力,打破教师学科所有制,形成学科人员的优化组合。内部学术人员的流动是高校攻克重大课题的前提。四是要理顺利益评价机制。跨学科研究,成果分享麻烦,利益纠葛较多,因此,必须建立按贡献计算评价业绩的机制,否则跨学科研究将难以深入,学科群建设也只能徒具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