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基本形势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学院围绕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放松,坚持转型发展不懈怠,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联系兵工,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学院在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上升了244位。“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我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院校,获批国家百所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支持高校、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已初步建成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和区域(行业)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一)理论武装持续深化。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完善院系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学习新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
(二)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大力实施党的建设引领保障工程。学院党委坚决扛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围绕“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践行“四个服务”,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支部建设年”活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加强选人用人工作,干部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党对群团组织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支持纪委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四风”顽症得到有效遏制,作风持续向好。建立健全巡察工作机制,开展“双随机”督导检查工作。全力配合做好省委巡视、政治监督检查工作,较好完成整改任务,党风政风校风学风得到明显改善。
(三)学科专业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大力实施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储能新材料学科群获批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累计获得建设经费投入667.5万元。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机电学科(群)、信息与通信工程、体育学和工商管理等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群)7个。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2016年与中北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7年开始在化工、环境、材料等学科进行硕士研究生联合招生和培养工作。2018年学院被确定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重点考察对象。“防护材料及界面工程技术”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列为“扶新”基地。50余名教师被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和太原师范学院聘为硕(博)士导师,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5名。学院主动对接我省“十三五”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打造智能制造、化工与能源、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与环保、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专业集群。2016年增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17年获批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程等专业,2018年获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2019年获批智能制造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艺术与科技、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2020年获批智能车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等专业。现有专业数47个,工科专业占比70%以上,工程应用特色更加鲜明。现有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7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和应用化学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
(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进一步健全多方联动、紧密协同的长效机制,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实施“十大育人工程”“五助工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方位、系统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形成了“3+1”分段式、“模块化”分流式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启动 “两工程、四计划”,进一步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力度。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37项。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8项,山西省“1331 工程”立德树人“好老师”称号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以项目化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学院制定了应用型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促进课程知识与应用能力深度融合,实现“三化四真”。立项建设应用型课程120门、课程思政改革课程7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获批省级精品共享课程16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教师自建校内线上课程1000余门。在校本科生规模达17070人。
(五)学生创新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坚持把“以练促教、以赛促学”作为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构建了“校级-省级-区域级-国家级”四级学科竞赛体系。近五年,共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247项,省级学科竞赛奖1099项,近三年在《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TOP100》中稳居全国前70名、山西省前3名。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共同成立了“大学创客工场”。 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获批“山西省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高校和科研院所类省级双创示范建设单位”。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已建立各类校外实习基地319个,为应用型高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力实施师资队伍优化发展工程。坚持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进编制内硕士76人,博士83人。“十三五”末,有专任教师78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2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9人。完善内部培养制度,优化学缘结构,提升教师学历层次。教职工赴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138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制定《教师师德管理实施细则》《教师全员培训实施办法》《新教师岗前培训方案》等制度,鼓励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100人。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提升科研实力。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臧克茂院士,获批2019年度太原市院士工作站建站单位。2019年6月,聘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化工大学田明教授为我院“长江学者研究团队首席教授”,带领学院教师共同承担科研项目。2019年7月,引进北京理工大学无人系统研究团队,共同成立无人系统研究团队。
(七)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大力实施科研服务能力强化工程。推进“1331工程”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成效。2017年新型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批“1331工程”第一批B类协同创新中心增补建设项目,获得建设经费800万元。2018年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获“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增补立项支持,获得建设经费100万元。加强纵横向项目申报,提升科研水平。获批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237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95项,服务行业企业能力进一步增强。立项校级科学基金项目93项,大学文化/思政专项项目38项。科研经费总额6600万元。选拔资助学术带头人6人,学科(含后备)带头人25人。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328篇,其中,SCI、EI收录138篇;出版学术著作37部。授权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181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零的突破。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搭建科研支撑平台,完善条件建设。2016年投入2100余万元建设了测试中心,成为提供分析测试服务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成立了18个研究院所(中心)。2019年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证书。
(八)办学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大力实施办学基础条件改善工程。新征教育用地4.02万平方米,建设规划已经完成,学院占地总面积达到39.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33.5万平方米。2.28万平方米的工程实训中心2号楼和3号楼、1.5万平方米的化工实验大楼、1.5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28号楼和29号楼已投入使用。校园大规模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末,固定资产总值达到9.5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92.5万册、电子图书96万册。无线网络实现校园全覆盖,云数据中心、数字化校园和校园一码通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九)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大力实施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工程。逐步建立起与应用型高校建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内部治理结构,院系两级办学机制改革取得进展,人才引进和人员考核激励机制突出系部主体地位,学院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深入人心。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后勤保障高效有力,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十)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大力实施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学院传承办学传统,不断凝练太工文化与精神的核心内涵。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成效明显,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逐步成为文化新常态,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和谐、温馨、美丽、平安、绿色,文化气息浓郁的新型校园正在建成。学院连续5年荣获山西省“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多次荣获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平安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省城“平安标兵单位”、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
一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整体水平需要提高。特别是学科之间、专业之间教师数量分布不均,结构还需优化;高水平领军人才、“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教学能力、应用研发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是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协同发展机制需要完善。学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有待提升;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政产学研合作还需加强,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机制还不健全,全面合作存在一定差距。
三是教学行政用房不足,基本办学条件仍需改善。生均占地面积不足,教学行政用房和学生生活设施较为紧张;图书资料数量不足、电子资源数据库较少;教学科研保障能力需要提升。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出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动员令,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我们要顺应新时代要求,主动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在“面向全国”的大舞台上设计未来,谋划明天。
山西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省委提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前进方向,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强化举措的针对性实效性,求真务实、拼搏奋斗,进一步激发了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引领山西工作进入新境界。我们要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主动对接重点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战略布局,服务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需要,在“服务山西” 建成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战场上精确定位,精准发力。
全国教育大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这都为高等教育提升质量和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才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质量创新发展生力军,这为我院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我们要立足校情,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围绕应用型工业大学发展目标,肩负新使命,实现新跨越。
(二)面临挑战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十四五”规划实施面临重大挑战。如何防范各种风险影响,克服地域劣势、视野局限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向全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是学院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省经济发展还存在结构性矛盾,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依然存在。学院如何克服社会服务能力不强、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深等问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为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上做出贡献,是学院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学院的应用型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办学层次提升压力巨大。我们如何克服创新能力、发展机制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面转型,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技术服务,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科技服务成果,真正做到“特色鲜明”和“区域一流”,是学院未来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
第一节 发展战略
以“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6年,为建设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奋力实现“三个转变”,从外延式发展向高质量内涵建设转变,从教学型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从本科教育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转变。高质量通过审核评估,力争建成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第二步,到2035年,为建设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迈出重大步伐。奋力实现“四个突破”,实现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大突破、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大突破、教学与科研水平的重大突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初步达到大学设置标准。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学校建校百年时,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奋力实现“四个新拓展”,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实现新拓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实现新拓展,高标准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实现新拓展,高质量内涵发展实现新拓展,全面达到或超过大学设置标准,办学治校能力水平得到显著增强。
第二节 发展思路和指导思想
(一)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学院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目标,坚持“123”发展思路,实施“七大工程”,坚决打赢“七新”攻坚战。“123”发展思路是“一加强、两坚持、三聚焦”。一加强就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两坚持就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高质量内涵发展,三聚焦就是聚焦审核评估建设、聚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聚焦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建设。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融入兵工,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为导向,奋力实现“三个转变”, 贯彻“123”发展思路,实施“七大工程”,打赢“七新”战役,高质量通过审核评估,力争建成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建设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节 发展定位
办学理念:立德树人,强化实践,突出应用,服务社会。
办学定位:地方性、行业性、应用型高校。
发展目标定位:到“十四五”末,为建设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建成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应用研发创新基地。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突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继续教育和合作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融入兵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学科专业定位:加快建设与山西省和兵工等行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集群),构建以工为主,应用导向、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立德树人取得新成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构建“五育并举”新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转型发展形成新范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科学研究体系,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化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形成适应转型发展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省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建设省级创新创业平台2-3个,建立产业学院(研究院)8个以上。
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紧密对接山西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区域(行业)必需、应用导向、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智能制造、新材料、化工与新能源、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学科专业(集群)达到省内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水平。新增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本科专业达到50个左右。关键指标达到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力争成功获批。
人才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培养和引进一批满足学院层次提升和山西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拔尖人才,建设若干高水平创新团队。人才队伍在省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30%以上。
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聚焦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接重点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战略布局,服务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需要,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我省建成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做出贡献。累计科研经费达到2.0-2.2亿元。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5-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0-270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5项。
文化传承创新达到新高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秉承“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校训精神,扎根山西大地凝练太工人核心价值,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着力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和文化品牌建设,建成多层次、全覆盖的文化传播平台,培育有太工品格的校园文化,增强师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校园环境呈现新气象。结合新征土地建设,优化校区规划布局,完善各区域功能。注重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以深厚的工院文化、兵工文化和三晋文化为支撑,融入现代高校文化,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特色鲜明、区域功能完善的新型校园。
“十四五”时期,学院要围绕发展目标,重点在“七新”上下功夫、见成效,实施“七大工程”和“三十项计划”,把美好蓝图转化为实际行动。
第一节 实施培根铸魂工程,立德树人取得新成效
具体目标:
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院“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全面形成,“五育并举”体系更加完善,学生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主要举措:
1. 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建立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二是厚植爱国情怀。定期举行集体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有效利用重大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日、主题党团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强化价值引导。组织先进人物走进学校,面向广大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教书育人楷模、大学生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的宣传选树。四是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五是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六是充分发挥科研和实践育人功能,提高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加强劳动教育。七是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八是促进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按比例配备专业教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作用。九是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健全管理服务育人制度体系,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制度育人环境。十是完善精准资助育人。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完善档案、动态管理。建设发展型资助体系,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
2. 推进“五育并举”育人计划。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健全评价制度,强化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把美育和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资源,完善学生工作管理服务平台,创建“五育并举”指标体系,建立学生成长与发展轨迹的记录系统。探索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和我院实际情况的学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行为养成、知识学习的内生动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 实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计划。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思政课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重点围绕思政课建设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课程建设与科研等方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山西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五个创优”。把新媒体新技术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平台和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提升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理工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技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第二节 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转型发展形成新范式
具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在校本科生规模保持相对稳定。新增10个新工科专业,本科招生专业数达到50个以上,专业集群7个。力争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达到3个以上。力争建设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省级创新创业平台2-3个,建立产业学院6个以上。获批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50项以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以上。
基本思路:
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强化应用、突出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以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以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为导向,围绕“六新”和我省重点发展壮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对接服务新材料产业(行业)领域、信创产业(行业)领域和现代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构建面向区域战略性新型产业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专业建设机制。培养具备产业上下链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形成起示范引领作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范式。
主要举措:
1. 实施专业动态调整和特色发展计划。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实现专业集群发展。加快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力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根据学院发展定位和山西省产业发展规划,对接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型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建立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新建10个新工科专业、改造传统优势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建成智能制造、化工与能源、信创、新材料、健康服务(生物医药与环保)、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7个专业集群。
2. 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行动计划。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元制协同育人体系。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和企业优势,推进学科专业交叉、科教协同、校企协同,构建政、校、企多元参与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形成政产学研用合作,面向区域战略性新型产业、传统产业升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范式。校企共同建立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新型教学单位,打造集产、学、研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共同依据社会需求制定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设订单班,强化“3+1”分段培养、模块化分流培养;共同以课程与实践环节为重点,将每个实践环节与具体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每个专业至少建设一个符合专业要求的实践教学平台;共同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将实践、劳动、人格培养、工匠精神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应用和创业就业能力。探索开展主辅修、微专业和双学位培养。继续实施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
3. 推进“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突出应用型教学要求,项目化推进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校企联合共建100门校企合作课程。每年择优遴选10门左右应用型示范课程,形成示范效应。依托应用型课程建设,每个专业建设2-3门应用型教材和讲义,加强应用型项目库和案例库建设。加强实验、实践类课程建设力度,强化实践类课程资源建设,建设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0个,编写100部符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讲义或教材。强化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建设300门线上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过程考核力度,提高考核质量。
4. 建设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计划。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实验教学中心,深化校企、科教协同育人,将企业技改需求、双创范例、学科竞赛和教师科研成果等纳入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环节,实现教、学、练、赛、研立体化相互贯通。通过探索课证融合,实现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实现实验室开放,核心课程随时学、实验随时做,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建立实验实训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实验、实训室开放制度,推进校内资源共享。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在实验实习、行业一线和社会实践中完成的占比理工类专业不低于90%,其他专业不低于60%。
5. 凝练“双创”教育特色行动计划。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发挥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的作用,彰显“以练促教、以赛促学”育人特色,建设“学-赛-创-就”特色课程,构建“学-赛-创-就”一体化“双创”教育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制度,完善机械类、电子类、化工类、材料类等学科专业大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系统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度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项目制”管理办法,完善涵盖学院所有系部的“院级-省级-区域级-国家级”四级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体系,扩大学生参与面和覆盖面,学生参与率不低于80%,形成一批凸显专业特色的品牌项目。每年组织开展学科竞赛100余项,新增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0项左右。打造集教育、实训、孵化于一体的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争取再新建省级创新创业平台 2-3个(众创空间、示范基地等)。优化专兼结合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继续实施弹性学制等相关政策,探索建立创业全程跟踪服务模式,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定期组织创业论坛,推动学生成果转化,促进学生创业与学校专利成果转化的有效对接,提升创业成效,使学生敢闯、会创,毕业生创业比例逐年提高。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责任制,改进和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使学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6. 积极培育教学成果计划。聚焦社会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教学改革研究立项为载体,紧紧围绕“新工科”建设和“应用型专业”建设,围绕“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开展教研教改项目立项研究,以成果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培育省级教学团队和专业领军人才,全力推动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力争产生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成果。
7. 强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计划。坚持以本为本,完善以学生成长体验和学习效果为中心的全方位教学评价体系。严格学业标准和学业要求,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位评价制度,强化学位论文质量把控,培养学生学术志趣、工匠精神和创新应用能力。综合运用教学督导、专项评估、常态监测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构建更加完善的闭环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国家质量标准》构建评估基本标准,确立人才培养要求,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
8. 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促建行动计划。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扎实推进审核评估迎评促建工作。认真总结合格评估以来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成果、经验和不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以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9. 开展继续教育与开放办学行动计划。积极探索新时代继续教育的新思路,统筹学院优质教学资源,优化继续教育专业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全民终身学习、回炉提炼、充电加油作出贡献,成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继续教育基地。加强国内外人文交流,尝试以项目、课题或人文活动形式提高国际化水平。鼓励、支持教师海外研学、学生境外交流、参加国际会议、论坛等。聘用具有海外研学经历和外籍专业教师来校交流或任教,支持双语教学、外语教学,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拓展与国(境)外应用型大学在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等方面的有效合作。
第三节 实施优势特色学科打造工程,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具体目标:
新增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或优势特色学科),遴选2个院级重点建设学科。新建1-2个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新增兼职硕导30名以上。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关键指标达到基本要求,力争成功获批。
基本思路:
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瞄准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突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优势。加快建设与山西省和兵工行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培育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形成以工为主,应用导向、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主要举措:
1. 优化学科结构布局计划。紧紧围绕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紧密对接我省和兵工行业重点发展壮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合理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做强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做优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等特色学科,做大电子信息等新兴学科等,形成应用导向、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着力提升学院服务地方支撑度、人才培养契合度、资源配置的有效度和品牌影响的美誉度。
2. 实施学科平台建设计划。按照“突出重点、分类建设”的原则,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优势特色学科牵头,聚焦产业行业需求,突破学科限制,形成“以任务带学科,以任务聚学科”的模式,培育系部研究所、跨学科的研究院,为做好省级平台建设打下基础。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全面合作关系。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保障。
3. 力争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计划。以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建设为重点,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增加经费投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激励教师更多承担科研项目等措施,力争到2023年专任教师博士化率和师均科研经费等关键指标达标,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到2025年底,生师比、生均经费收入等关键指标全部达到要求,学院整体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实力进一步提升,力争202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依托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科研项目,以省级重点扶持学科为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方案,深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第四节 实施师资结构优化工程,人才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
具体目标:
到“十四五”末,专任教师规模达到940人。其中,引进博士50人,培育博士1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30%,优势特色学科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 50%左右;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占比达35%。柔性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5名。
基本思路:
以优化学院整体师资的学历、职称、专业和年龄结构为目标,以落实师德师风为评价教师第一标准,树立“教师即工程师”的理念,改革教师评价,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健全有利于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激发教师队伍创造力的体制机制,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师资队伍。
主要举措:
1. 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计划。遵循“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原则,从资金投入、政策配套、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创造条件,依托高层次人才计划和地方政府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特别是创新团队来校工作。进一步加大柔性引进人才力度,鼓励系部、科研平台等以任务需求为牵引,通过“双聘共享”“项目引才”等用才方式柔性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5名,新增 3-4个省级创新团队。力争8-10名教师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计划。
2.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计划。坚持以能力、质量、贡献评价人才,通过改革,形成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约束与激励相促进,评价体系完善、发展路径畅通的人事制度体系。突出质量导向,建立以人才培养贡献、学术贡献和服务社会贡献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破除“五唯”,建立以师德表现、学术诚信为首要内容,以分类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长周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考评体系。促进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团队培育,引导高水平教师更多投入教育教学、推动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好课。健全多种形式的用人制度,深化人员聘用制度改革,让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竞相迸发。
3. 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大力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加强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核心培训课程,推进系统性的师德师风和职业能力培训。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办法。建设一批校企共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教学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打破壁垒,双向流动,既要使教师能下沉企业一线,又要多渠道吸引企业行业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的教师占比达到50%以上,“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进一步提升。外聘教师中行业、企业等兼职教师占比不低于30%,其中专业课外聘教师中占比不低于50%。
4.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计划。将青年教师的发展与学院建设目标紧密结合,从资金投入、团队建设、承担项目、奖励申报等方面入手整合资源,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化视野、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通过校内外交流学习、老中青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强化科研指导、注重督促管理、完善保障机制,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科研水平。推动青年教师“工程师化”, 建立若干工程化实践基地,选派 300名左右相关学科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化实践,提高创新应用能力。
第五节 实施科研水平提升工程,
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
具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累计科研经费达到2.0-2.2亿元。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5-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0-270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5项、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3-5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0-150项。培育5-10个科研创新团队。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3-5个。建设产业研究院3个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00-360篇。授权发明专利40-60项。
基本思路:
聚焦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接重点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战略布局,服务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需要,凝练科研方向,深度融入山西产业创新体系,提升解决山西转型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成为服务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应用研发创新基地。为我省建成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做出贡献。
主要举措:
1. 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抢抓“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聚焦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接重点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战略布局,通过内引外联,汇聚校内外资源,加强与省内企业、校友企业、军工企业联系,组建创新联合体。服务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需要,提高对相关产业技术突破和技术变革的贡献能力。以“1331工程”和“111创新工程”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应用研究,大幅提升科研项目的承接能力和攻关能力,大力争取横向科研项目,实现项目与经费的显著增加。增强人文社科研究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区域智库作用,发出“太工”声音,展现“太工”作为。
2. 实施科研平台和基地建设计划。在完善“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学院测试中心等平台的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地加大对平台和基地的投入力度,力争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3-5个。围绕山西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新兴产业培育和区域发展等重大需求,集成学院优质资源,凝练科研方向,全面提升技术攻关、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3. 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主动对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高分子新型材料、清洁高效新能源、煤化工、智能制造、机器人应用等重点领域,打造多学科交叉、多要素集成、多单位协同的5-10个科研创新团队,持续开展应用研究,提升科研项目的承接能力和攻关能力。力争获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和省级学术带头人。
4.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咨询服务,促进科技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多种渠道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产出的质量和数量,增强学术影响力,力争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力度。
第六节 实施校园文化弘扬工程,文化传承创新达到新高度
具体目标:
师德师风、学风校风积极向上,学术氛围更加浓郁,大学文化品位显著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达到新高度。大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形成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太工特色文化。
基本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秉承“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校训精神,传承兵工精神,扎根山西大地凝练太工人核心价值追求,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着力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和文化品牌建设,建成多层次、全覆盖的文化传播平台,培育有太工品格的校园文化,增强师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主要举措:
1. 精神文化建设计划。弘扬办学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六十多年来办学历程中所形成的传统与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校史文化体系,让师生知校史、懂校情。培育太工精神,深入挖掘校训“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科学内涵,凝练太工精神,讲好太工故事,弘扬太工精神。使太工精神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追求。凝练办学理念,促进师生校友对办学理念高度认同,使学院的治学理念、培养定位、发展目标和建设“崇德尚能,好学力行”的校风、“厚德弘毅,敬业育才”的教风以及“勤学求真,崇实笃行”的学风等顶层设计和发展观念融入到干部、教师、学生的心里,在全校形成广泛的共识,并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和动力源泉。建立广泛的校友联络网,充分发挥校友对学校院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夯实爱校文化,健全学院各类学术活动、文化活动、庆典等仪式规范。开展好建校70周年庆典等纪念活动,加强对师生的爱岗敬业、爱校荣校教育。在全校师生中普及传唱校歌。不断拓展太工精神、校训内容的呈现形式与展示平台,努力做到全校师生人人知晓、人人践行。
2. 制度文化建设计划。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我院办学需要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自主办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大力宣传实施《太原工业学院章程》,以章程为制度建设核心,完善管理制度,推进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保障教职员工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并完善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
3. 行为文化建设计划。提高师生文明素养,教育和引导师生员工在校内外公共活动中树立文明诚信太工人的良好形象。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家庭和文明个人为活动载体,培育广大师生以“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为特色的校园行为文化,形成共建文明、共享文明的良好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教师群体中弘扬正视名利、甘为人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广泛开展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等为内容的教育文化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健全教师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及考核评价办法。在管理服务人员中倡导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政廉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意识,形成健康向上、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抓考风、促学风、树校风。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大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计划”,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大力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树立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和安全理念。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介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实现全覆盖。
4. 环境文化建设计划。加强文化景观建设,结合学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按照“顶层设计、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原则,进行校园整体规划和设计,编制《太原工业学院校园文化景观建设规划及设计方案》,加强文化景观建设与改造。以“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高层次、高品位的绿色生态文化校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完善东西校区“长廊文化墙”、“雕塑群”等文化景观建设。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加强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方式,推动太工文化走出去。开发、建设学校信息发布系统,畅通信息发布渠道。规范传统传播载体管理,发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播作用。注重品牌形象建设,规范使用学校名称、标准色、标准字体以及校徽、校旗、校歌等文化标识。加强名片、办公用品等学校文化产品的开发、使用和推广。
5. 文化品牌建设计划。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坚持办好并积极推广现有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涉及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党建引领等各方面的优秀文化成果评选,注重发挥品牌文化活动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丰富文化品牌内涵、创新品牌载体,彰显、扩大品牌影响力。培育品牌辐射功能,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开放模式,积极推进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加强与山西省、太原市等有关组织的沟通与合作,每年面向社会举办1-2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特色文化活动;承办国内机器人大赛,承接山西省、太原市艺术设计等大型文化建设项目,重点打造3-5项在省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打造社团品牌特色,重点建设10个优秀文化社团。以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开展具有社会影响和效益的“美在太工”特色文化活动,加大建设一批院级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对外传播,通过社会传媒、校园媒体以及其他途径,全方位宣传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报道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适时开通英文网站,倡导文化走出去。建立和完善校内网络管理制度,防范和阻止各类有害信息进入校园。完善危机传播应对机制,完善网络舆情汇集及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分析研判舆情动态与走势。建立信息安全保护机制,定期检查服务器软硬件系统,监管网站后台管理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外师生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大学文化的引领力。
第七节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工程,校园环境呈现新气象
具体目标:
结合新征土地的规划与建设,对东西校区进行规划调整,完善各区域功能,逐步实施升级改造。注重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以深厚的工院文化、兵工文化和三晋文化为支撑,融入现代高校文化,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特色鲜明、区域功能完善的新型校园。
基本思路:
以建设应用型工业大学为导向,根据学院建设与发展需要,调整校园规划,高标准、高品质完成新征地规划与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校园各区域功能,对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逐步进行升级改造,基本实现人文化、园林化、智慧化、节能型校园建设目标,使学院整体建设提档升级,校园环境呈现新气象。
主要举措:
1.新征地建设与空间拓展行动计划。抓住中央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计划等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加快推进新征土地规划与建设。2021年11月完成建设规划,总设计面积约13.1万平方米,其中智能制造实训综合体建设项目约3.3万平方米、科创与教学大楼组团约8.4万平方米、学生公寓组团约1.4万平方米。2021年底首先启动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智能制造实训综合体建设项目,计划2023年6月底竣工,2023年9月初投入使用;同时积极筹措资金,2022年力争陆续启动教学大楼、科创大楼、双创大楼和学生公寓等项目建设。以太原市推动火工区、二电厂搬迁等为契机,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努力拓展办学空间,逐步解决办学用地不足的问题。
2.推进校园提升改造计划。进一步完善校园提升规划设计方案,2022年开始逐步实施。一是建设东西校区跨街天桥,改造西校区大门和东校区西门,为师生穿越东西校区提供安全保障;二是结合新征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合理布局,适当增加文化景观、文化长廊、园林小品、科技园地,逐步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档次,打造高层次、高品质的校园环境。
第四章 保障支撑体系建设
为保障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学院将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改善民生,建立“党建引领,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第一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建设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关键在党。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要把党的政治建设置于统领学院发展全局的高度,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以党章为指引,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把政治标准和要求逐级细化,内化到学院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中,落实到各个岗位职责和工作环节里,体现在日常实际行动上。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正确、政治能力过硬,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体现担当、作出贡献。
(二)以思想建设为根基。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抓住“关键少数”,有计划地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抓好“绝大多数”,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开展学习,优化学习方式,增强学习实效,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不断强化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紧密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聚焦学院重点领域改革,聚焦学院高质量发展,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山西转型发展,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把学习成效确实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行动自觉。
(三)以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章程》,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加强学院党委自身建设,提高驾驭学院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能力。强化教学系部党的领导,认真落实系党总支会议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高效贯彻执行。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系部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制度。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活动方式、工作机制创新,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入口关,严格党的纪律要求,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法,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加强统战工作,支持各党派加强自身组织和队伍建设,发挥党外人士的重要作用,完善参与学院治理的渠道和机制,提升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
(四)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熟悉办学规律、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谋事干事能力。优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推动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和完善干部的考核和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加强系部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系部领导班子团结共事、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
(五)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重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构建各部门各司其职、院系两级党组织共同推进的党风廉政建设大格局。建立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从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强化主责部门的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综合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纪律审查力度,着力解决发生在师生身边的违纪问题,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一体推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第二节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据《太原工业学院章程》,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围绕应用型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深入推进学院法治工作。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学术治理体系,明确学术事务决策的层级关系,进一步明确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各类学术组织在学术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学术组织的权力,完善学术事务决策的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教代会建设,落实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学生参与学院事务管理的渠道和机制,发挥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在学院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接受校友和社会监督,争取得到社会支持。加强“八五”普法工作,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二)深化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应用型高校建设,有利于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有利于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系部设置和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以学校为主的发展模式向以系部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根据学科相近原则、适应需求原则和资源共享原则,调整系部设置。学院加强规划制定、目标导向、绩效评估、动态调节等工作,强化系部在目标实现和决策执行过程中的自主权,提高系部办学自主权,释放办学活力和创造力。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学院服务管理模式和机制,促进服务管理职能和流程的重构。梳理、整合机关各处室面向师生的服务职能,面向师生需求进行合署、合并、拆分。提高服务管理效率和水平,降低行政成本,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学效能。
第三节 加强服务保障
(一)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应用型建设需求,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应用导向、数据驱动,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按照整体规划、总体设计、项目建设、运行维护、评价改进的建设流程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实现信息化条件下育人方式的创新性探索、网络安全的体系化建设、信息资源的智能化联通、校园环境的数字化改造、用户信息素养的适应性发展以及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二)加强公共资源保障。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大公共大型仪器实验平台投入力度,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图书资源和文献保障能力建设,丰富电子资源,提高支撑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发展的能力。健全完善“服务外包、学院监管”机制,开放后勤服务,通过竞争性招标,择优引进社会优质服务企业,细化实化对社会企业的监管机制,实现后勤服务的市场化、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现代化。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师生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吸收师生广泛参与后勤管理服务。
(三)加强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各种财政投入和各类政策性资源,保持办学经费的持续稳步增长。制定科学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提高国拨资金项目的使用效益。创新社会资源引入机制,以国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为契机,建立多元筹资体系。积极争取校友、社会各界的捐赠和支持。争取更多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坚持开源节流,改革完善财务管理及运行机制,完善预算编制与管理模式,科学分配预算,强化预算执行。确保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生均思政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专项经费以及生均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等达到或超过国家要求。优化财务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第四节 着力改善民生
进一步畅通教职工民主参与学院管理和反映合理诉求的渠道,搭建交流平台,及时回应师生关切。改革校内奖励性绩效发放办法,构建以人才培养贡献、学术贡献和服务社会贡献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逐年提高教职员工收入。完善困难教职工关怀帮扶机制,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在新征土地建设中,要满足教学单位教研室活动需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研讨和科研活动场所,大力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多渠道拓展文化、体育活动资源,丰富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积极推动为符合条件的住宅楼加装电梯等民生工程。关爱离退休教职工生活,完善老年活动场所,让广大退休教职工安享幸福晚年。
第五章 “十四五”规划的执行与监督
加强规划执行和监督体系的建设,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实现“十四五”规划各项既定目标。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年度目标任务的制定、分解、落实,根据规划任务落实和统筹各类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根据年度进展情况对规划进行修订和调整。建立相关单位参与的规划工作执行小组,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协作、定期研讨、有序推进、达标创优。
第二节 建立运行机制
细化规划重点任务,形成项目列表和任务分解表,建立规划项目库,明确各个项目的资源需求与完成时间节点。建立规划项目与学院总体财务预算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推动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建立规划与年度工作重点相衔接机制,根据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工作重点任务。建立规划与任期目标相衔接的机制,强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规划目标实现中的责任和定位。
第三节 实施考核评价
实行规划执行的年度分析报告制度,对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完成情况和成效进行跟踪分析,加强对年终述职工作中规划完成情况的考核。做好规划执行监督工作,加强对规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强化规划执行的过程管理。建立规划完成情况的激励机制,对规划目标推进显著的单位进行奖励。